第78頁(第2页)
「聽裡面的娘子與高永的爭吵,說她原本侍奉一位監察御史,想必此人便是你。」
「是又如何?」
「替我扳倒高家。」婦人語氣堅定,冷冷看了一眼高家的土地。
這話元邈聽著極為熟悉,這並非第一位與他請求扳倒高家之人,先前白卿也曾請求過這事。
元邈說出自己的判斷,「你也是劉辟的舊部?」
婦人點了點頭,聽到他話中「也」字,訝然了一瞬,不禁關切道:「你見過白卿?她如今可還安好?」
元邈坦言:「她好得很,之前在東川生意紅火,現在她表弟出事,又去西川投奔了薛濤。」
婦人呼出一口氣,「那我便放心了。」
元邈試探道:「你們兩人都對劉辟極為忠心。」
婦人笑道:「我們這些人的命就像二月楊花,風吹到哪裡,我們便飛到哪裡。只不過高鶩實在是可惡,劍南道出身,竟魚肉家鄉父老。」
「也不夠尊重你們。」元邈道。
婦人說了一聲「是」,知這話大抵是白卿告訴他的,跟著補充:「白卿心氣兒高,受不得高鶩的折辱,而我這些年忍下來了。」
說到這裡,婦人嘲弄般地一笑,「我留在這裡,大約想等著看老天爺親自收了他。」
元邈點頭,聽見隔牆裡傳來熟悉的琴音,迅轉頭向後望。
他覺察自己的失禮,轉頭要與婦人道歉,卻不見婦人的蹤影。
手中卻多了一本熱騰騰的帳冊。
--------------------
第39章偷走鈴蘭
午後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元邈躲在樹蔭下借光閱讀帳冊。
這本帳冊不同於他先前在密室里獲得的帳冊,記載內容並不涉及高家徵稅情況,只記錄了劍南東川軍隊的各項開銷雜費。
他細想起先前看過的節度的稅務帳冊,裡面記載的軍費數額和這個數目對不上。
軍餉使用方面亦有問題,元和二年時,劍南東川軍隊仍在使用元和元年米糧,在帳目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軍隊缺糧。
但根據先前的稅冊顯示,這一年高鶩反倒在梓州和遂州加征錢米。
元邈想到這裡,覺得此事沒有他想像中的簡單,東川不止兩州,但唯獨梓、遂兩州連年加徵稅款。
就算有恰當理由加徵稅款,也應該各州均攤,而不是只落到這兩個州。
這裡面一定有梓、遂州史以及該兩地不少官員的運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