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她不想她的一切4(第3页)
在那个社会中,只要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都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
或者说都可以不必付出过于巨大的代价就能得到。”
“精神自信,
在那个社会中,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如,教育、艺术、文化等。”
“社会公正,
在那个社会中,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现。”
“和谐共处,
大同社会强调的是众人能够和谐交往,即"
大同"
两个字儒家君子对社会的理解。”
“总的来说,大同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
“它强调的是社会公正、和谐共处和包容性,而这些特征并不是无法实现的。”
“相反,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社会改革,我们可以逐步接近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
“听你这么一说,随后就出现了社会主义。”
徐洋笑着接过话,问着林时悠。
“嗯,是的。”
林时悠笑着点头,肯定道,
“想来,后面你很熟悉。”
“熟悉是一定的,但了解的不深。”
徐洋笑着回道,
“寻常百姓深知社会主义的好,并不喜知它好在哪里。”
“要是你能具体讲解,待我转达,倒也不失为过。”
“为不为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他们能幸福生活在这里,就能短暂实现人们所向往的乌托邦。”
林时悠笑着想起她师父夏晓得一句话,看向徐洋,道,
以前的我不懂她为什么这般拼命,全然是为了我们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直到她被迫从我世界离去,我才明白,她这是为了这片土地的人们有一个不在挨饿,不在面对自家文化卑微的模样。
林时悠笑着看着两人,继续说道,
“徐洋说的没错,正是社会不断进步,后来的我们就有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思想。”
“每一个能压根在心里的东西总是经历波折,来到我们的面前,
当然,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