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她不想她的一切4(第2页)
林时悠点头,看着徐洋,一脸轻松模样,
她知道,
一旦夏觉明给出确切的答复,不管过程多么曲折,结果都会如你所愿。
所以说,要想事情如其所愿,就得需要强大的实力去促使它走向其预计的道路。
想明白的林时悠顿时认为因是当年的事才让明叔伯成为这样的靠背。
林时悠似乎理解了什么,她的心中越来越好奇那点被遗忘的过去,。
她的心忽然间跳得如此热烈。
“见你这样,我表示为你感到高兴。”
林时悠笑着对着徐洋,
“好了,既然解决这疑问,那么该我为其解释说明。”
林时悠见两人对此无异议,便继续,
“我们先从两者的由来说起,”
“大同社会,”
“也被称为中国的乌托邦思想,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呼,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
“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中,”
“它的原句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以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人。”
“顾谋闭而不藏,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这段话讲述的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
其中强调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原则,
以及人们不分彼此、相互关爱、共享资源、和谐共处的愿景。”
“大同社会的实现,中国人期待的大同社会应该至少具备四个要点,”
“物质自信,精神自信,社会公正,和谐共处。”
“物质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