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桃花源记赏析3(第1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从这句开始,“心性桃源”
的故事又进入了新的场景——将“自性桃源”
进行了“拟人化”
,与寻找“自性桃源”
的寻觅者开启了一段对话和故事。注意,其实这两种角色象征着同一个“武陵人”
其自性本心的两个面,即心性智慧训练中所说的“始觉”
与“本觉”
。本觉,即生命本有的觉性。始觉,即通过观心修行训练所获得的觉悟和智慧。从本觉与始觉的关系而言,本觉,相当于老师、前辈,始觉,相当于学生、后辈。所以,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即可视为一种隐喻,即始觉与本觉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前辈与后辈的对话。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这其实更像是一种反写——一个从未见过自性桃源的人,突然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自性桃源,必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奇、惊喜。而这里则以拟人化的反写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了这种惊奇、惊异——“乃大惊,问所从来”
——这里是人迹罕至的“绝境”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呢?
【具答之。】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有很深的意味。因为【具答之】三个字,乃是对如何找到“自性桃源”
的再一次回答和肯定。这里省略了具体的过程,但却清晰地再次指向了从故事开始就一直隐而不显的秘密——从“进太元中“,一直到“豁然开朗”
,完整地呈现了寻找和现“自性桃源”
的方法、路径、窍诀、关键等等。
【便要还家】,我总是在想,以“自性桃源”
的角度来解读陶令的《桃花源记》,真的仅仅是一种异想天开和胡思乱想吗?如果是的,那也未免太巧合了一些。比如在寻觅者【具答之】之后,“自性桃源”
就出了一个动作【便邀还家】。这是什么意思?这等于完全认可了【具答之】的内容。双方心领神会、心心相印、确认无误之后,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一步【便邀还家】——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哎呀,真是不容易,在外漂泊了那么久,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而且也通过了重重关口和考验,来到了这自性桃源之地,一定要记住,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啊!来吧,现在我们一起回家吧!
这个场景非常像心性智慧修行中的一个阶段——即见到了真心之后,却又不能完全确定自己见到的究竟是不是真心。这时就需要一位过来人——通常是修行者的指导老师,或者是修行者非常信任的老师或前辈,请他来帮自己检验一下真伪。这时,老师就会【问所从来】,修行者就会【具答之】。如果回答得没有问题,那么就会【便邀还家】,表示通过了检验。如果回答得“有问题”
,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点拨,清除迷障。这样的例子在禅宗公案中非常多,这里仅选取其中一例作为代表。
夹山去见船子,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夹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夹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夹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夹山才上船,船子又说:“道!道!”
夹山准备开口答话,船子又举浆打他。夹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
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
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
——《指月录》瞿汝稷(明)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