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第1页)
第1327章
天津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紧张的备战氛围如潮水般蔓延至每一个角落。
城墙上,士兵们往来穿梭,匆忙而有序。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坚毅,仔细检查着每一处防御工事。
新运来的石块被迅速填补到城墙的缝隙中,破损的垛口也在加紧修缮,工匠们挥汗如雨,手中的工具敲打出急切的节奏,似在与未知的危险赛跑。
城门口,厚重的城门被反复加固,粗壮的门闩横亘其上,增添了几分安全感。守城的士兵们日夜轮岗,严密注视着城外的动静,不放过一丝风吹草动。一旦有可疑情况,便会立刻发出警报,那尖锐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划破寂静的空气。
城中的街道上,报名参加民团的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步伐虽略显生疏,但眼神中满是坚定。指导他们的将领耐心地指导着他们如何使用兵器、如何配合军队作战。
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燃烧,铁匠们奋力挥动着铁锤,火星四溅。他们日夜赶工,为军队打造兵器和铠甲。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回荡在大街小巷,成为了这座城市备战的独特音符。
仓库里,粮食、兵器、箭矢等物资被有序地堆放着,随时准备运往城防前线。搬运工人们汗流浃背,一趟又一趟地忙碌着,确保物资的充足供应。
众人深知危险即将来临,他们唯有齐心协力,才能守护住这座城市,守护住自己的家园。
就连孩子们不再嬉笑玩耍,要么自发的跟着大人帮忙,要么就在家中免得添乱。
百姓们对冯元彪等人的举措十分支持,自然也有人担忧。
“若是海盗来袭,周边那些残存的流寇恐会借机生事,这该如何是好?”
旁边的人听到他这话,立刻出声道:“大家不必惊慌,巡抚大人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咱们只要协助军队清查周边的残存流寇,帮将士们修筑防御工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定然能守住。”
“就是。更别说现在也只是发现有可疑船只,还不确定是不是要打咱们这。”
“反正不管咋滴,咱们得做好准备。还有就是,我可是听说之前朝廷不是派了人去盛京打探消息。而且那郑大人还在皮岛,要是海盗真有动作,朝廷肯定会知道。”
“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朝廷要是知道了这些事,必定不会让咱们孤立无援。咱们就好好的听官府的,听冯大人的备战。那海盗要是来了,咱们杀就是!后面还有朝廷呢!”
“对!不管怎么说,咱们干好咱们的事!”
“就是这个理!大家都别磨蹭了,快点干起来!”
“来了来了!”
“。。。。。。”
众人吆喝着便又忙活了起来,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天津城的防御工事不断加固,士兵们日夜巡逻,整个天津城都进入了高度戒备的状态,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身在皮岛的郑芝龙也得到了确切消息。
“所以说,他奶奶的建奴是兵分三路,多尔衮故意为之,为的就是把京师的人马调出去?”
郑芝龙看着手中密报,眉头拧成了川字,“可他建奴精锐也不过区区十万之数,分兵之下又如何能应对三路人马?现在还想打天津,他们怕不是疯了?”
“大人,还是先召集诸位将领议事吧。”
身侧的心腹见他这般说,忙出声提醒了句。
郑芝龙闻声当即收敛心思,点头道:“好,那你去传令吧。”
众人来的很快,当得知建奴派遣人马从海上南下企图攻打天津,他们登时觉得诡异。
“从朝鲜登船南下?朝鲜被建奴都打成狗了,现在居然还敢帮他们?”
“谁说不是呢!这朝鲜的人还真是记吃不记打!”
“要我说,不如咱们咱们直接把朝鲜半岛也收复了,断了他们补给的路。让那群王八蛋喝西北风去!”
“我也是这个想法。”
“。。。。。。”
众人是议论纷纷,情绪高涨,可也有人忧心忡忡。
“此事事关重大,而皮岛刚刚收复,局势还不稳定。再者,没有朝廷的命令,我们若擅自用兵,必然会遭人诟病。这消息要是真的,现在最危险的还是天津。”
“冯大人虽然也懂得用兵,可天津距离京师太近。一旦天津有事,京师必将再度陷入危险。所以,如果要用兵,自然得先解天津之危。”
“这一点我赞同。可问题是,咱们先前探的消息,南粮被劫之事是建奴勾结海盗所为,且有琉球国参与其中。若建奴从海上南下,那海盗和琉球国定然也会想分一杯羹。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