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成公九年(第2页)
公曰:“能乐乎?”
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
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
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
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
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鲁成公七年,郑国人俘虏了楚国郧县县公钟仪,并将他进献给晋国。晋国人将他关在军用仓库里,已经有两年了。
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看到了钟仪,问道:“那个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谁?”
官吏说:“那是郑国进献的楚国俘虏。”
晋景公下令给钟仪松绑,亲自召见并慰问他。钟仪再拜叩首,以示感谢。晋景公问及钟仪的家世,钟仪如实回答:“祖上是乐官。”
晋景公来了兴致,问:“你能演奏吗?”
钟仪说:“那是祖上的职责,岂敢忘记?”
晋景公于是下令给钟仪一把琴。钟仪接过来,演奏了一段楚国地方的音乐。
晋景公大饱耳福,对钟仪产生了好感,话也就多起来了。问他:“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有点存心不良,而且也确实不好回答,钟仪只能说:“这就不是小人能够知道的了。”
晋景公坚持要问,钟仪还是滴水不漏:“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师、太保教导他,早上向公子婴齐请教,晚上拜访公子侧。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后来晋景公和士燮说起这件事,士燮说:“那个楚国俘虏是君子啊!交谈中谈及祖先的职官,这是不忘本;弹奏的是本土音乐,这是不忘旧;说起他的君王,只说其当太子的事,已经说明楚王自幼就贤而好问,又避免了阿谀奉承之嫌;直呼楚国二卿之名,是为了尊重国君您。不忘本为仁,不忘旧为信,无私为忠,尊君为敏。以仁来接受事物,以信来保守它,以忠来成就它,以敏来推行它。事情再大,也能成功。国君何不放他回去,让他撮合晋、楚两国?”
晋景公正有此意,于是加倍礼遇钟仪,让他回国去求和。
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戊申,楚入渠丘。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
莒人杀之。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
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十一月,楚国令尹公子婴齐从陈国出发讨伐莒国,围渠丘城。如前所说,渠丘城已经破败,不堪一击。守军很快溃败,逃往莒城。十一月五日,楚军进入渠丘。战争中,莒国人俘虏了楚国的公子平。楚国人请求不要杀他,愿意以莒国战俘交换。莒国人还是杀了公子平。这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楚军于是围攻莒城。莒城同样破败。十七日,莒国崩溃。楚军顺势攻入郓城,这是由于莒国同样没有防备的缘故。
君子以为:自恃鄙陋而不加以防备,这是罪中之大罪;防范意外,这是善中之大善。莒国自以为鄙陋,而不修缮城郭,十二天,楚国便攻克渠丘、莒城、郓城三城,这都是因为没有防备啊!《诗》上说:“虽有丝麻,勿弃杂草;虽然有了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不要抛弃面容憔悴的黄脸婆;凡是君子,总有缺这缺那的时候。”
说的就是防备必不可少啊!
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
因为看到诸侯对晋国三心二意,秦国和白狄认为有机可乘,起兵入侵晋国。
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伪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归君。”
晋国扣留了郑成公,以此要挟郑国。郑国人的对策是出兵包围许国,告诉晋国人“我们一点也不着急”
。这是公孙申出的主意:“我们出兵围攻许国,装出要改立国君的样子,而推迟派使者去晋国,晋国必定归还我们的国君。”
城中城,书,时也。
鲁国在曲阜修筑内城。《春秋》予以记载,是因为合于时令。
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
晋国释放钟仪,向楚国示好,得到了楚国的回应。十二月,楚共王派公子辰(字子商,官居太宰)出访晋国,请求重修旧好,缔结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