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第2页)
“千万别因为这个气馁,龚老师手把手教你就和当年教我一样。我们多少人打好了基础过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前学的通通忘掉,变成一张白纸进入敦煌,你现在这样反而是最好的。你可千万别松懈,我要离开一段时间,等我回来不光要看你的画,还要检查你的功课。”
她们一家第二天坐上火车去西安。姐姐和姐夫拿到了公派出国的机会,即将飞往大洋彼岸。所以他们先接父母,再去北京送姐姐一家启程。儿子姜云逸开始不想去,一问才知道他担心杭柳梅把他塞进北京的补习学校,杭柳梅点着他的脑门说他想得美,真有这机会送赵小伟去都比送他去划算。
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祭拜外婆,母亲无意间提起绣春姐还带着孩子来给外婆上过香。杭柳梅一时怔忪,她们第一次从敦煌一起过年回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后来两个姐姐同年出嫁,没想到如今竟也如出一辙的远走高飞了。
姐姐柳竹这一走,她们一家人就是真的天各一方。再后来父母相继离世,姐妹俩也垂垂老矣,外婆在杭柳梅婚礼结束后所说的“见一面少一面”
,她年轻的时候体悟不来,到了某个年纪,岁月都会提醒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杭柳梅再次回到新石窟的时候,赵小伟把一本本子递给她:“老师,你走了小半个月,我一天都没敢放松,你检查吧。”
杭柳梅笑着拿过去,翻页的那一面朝下扑簌簌掉出来不少杨树叶,她逮住一片问赵小伟,这是什么?
赵小伟抬头指两人身边的那棵杨树:“我每天来都会摘一片夹在那天画的画里,提醒自己记着日子,叶子越枯就证明我坚持得越久。”
这样亦师亦友的日子过了几个月,杭柳梅被调回莫高窟,只能时不时拜托龚老师把姜云逸的课本给赵小伟带过来,有几次送得急了,连儿子还没学完的书都送了人。
又一天下了班,龚老师到杭柳梅的屋里找她说话:“最近不忙的话和我去榆林窟那边一趟吧,小伟要走了。他说今年卖葡萄的钱够他爸回家看病,还能攒下点学费,他想回去接着念书考大学。孩子一直念叨你,你也好久都没过去了,咱们一起送送他。”
“这么突然?”
杭柳梅从椅子上站起来,“但也是好事,还是考大学最重要。龚老师,过两天我就和你一起去。”
龚老师刚走,老姜推门进来的时候,杭柳梅正在点钱,她一抬头看见老姜:“你来得正好,这个月工资刚发吧,还剩多少都支援我。”
老姜实诚地把刚领到的钱都交给老婆,杭柳梅点出生活费,剩下的叠起来放进口袋,她打算把这些钱带去给小伟。好歹他叫了自己那么久老师,如果上学还需要惦记着钱的事,就算回了学校也学不好,所以她打定主意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老姜倒是不反对她的做法,只提醒她:“这么大的孩子都有自尊心了,你也别当着面直接给,不是还有本子和书吗,还是夹在里面给吧。”
杭柳梅想到她和龚老师第一次给小伟钱反被退回来的场景,感叹还是老姜心细。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小伟家的棚子前,他给她们像模像样地做了一顿饭,一向心直口快的他吃饭时却一言不发,反而把自己吃哭了。
“小伟,这是好事,离开大山,离开葡萄园,你以后会有大好前程的。”
龚老师虽是这么安慰他,但看着他哭,她的眼泪也在打转。
另一边的杭柳梅早已跟着落泪了。
分别的时候,杭柳梅和龚老师不约而同掏出两本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我的大学》。赵小伟拿着书,慢慢读完标题,这次终于不下跪了,而是给两人鞠了一躬:“龚老师,杭老师,谢谢你们,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这次是杭柳梅开车,她们要回研究院的时候,小伟在后面送了很久。杭柳梅看他瘦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后视镜,突然踩住了刹车,掉头回去对他说:“小伟,想不想去看看我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赵小伟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到敦煌研究院,这里的一切都比他想象得还要好。一座山上居然可以开凿出那么多石窟,原来壁画也并不都是残损不堪,还可以有如此精美的沧海遗珠。如果好好学习,还可以和这里的人一样,穿着工作服,背着画板抱着书,画画、写作、做研究。
赵小伟带着清晰的梦离开了研究院。等他走了以后,杭柳梅挨着龚老师小声问:“你给他的那本书里,也夹钱了吧?”
第五十五章空降
龚老师和赵小伟才是名正言顺的师徒,但赵小伟一句句“杭老师”
喊得亲切。
“你是小伟?你这是,回来旅游?”
杭柳梅把眼前的男人和当年那个倔强的男孩对上了号,问话也和蔼。
赵小伟指了指身后的小孩:“陪亲戚家的孩子来玩,放暑假了,你看这儿人多的。杭老师你放心,骆驼我不骑了,刚也是担心小孩一个人不安全。你和龚老师这些年都还好?”
“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