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宁随传第50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魏汉攻防战十 终是虚幻上(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却说刘禅投降了邓艾后,邓艾非但没有为难,还让刘禅继续居住在皇宫里。接着,邓艾本想斩杀了黄皓,好在黄皓用重金贿赂了邓艾左右才得以幸免。之后,邓艾又擅自封了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颀等人各领州郡;又于绵竹筑台以彰战功,大会诸官饮宴。宴会上,邓艾哈哈大笑地蜀人说:“你们真应该庆幸遇到了我,才能像现在这么安泰。若遇到楚霸王项羽那样的人的话,恐怕你们一个个早已被杀光了,哈哈。”

谯周不禁点了点头,十分赞同地心想:“他说的话虽然很不中听,但比起过去项羽杀进咸阳之后,就纵容属下兵士掠夺,焚烧宫室,我们确实是幸运的。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果然没错。”

樊建心想:“这个邓艾可真的是越来越骄纵了,前几天居然还在绵竹关筑台表彰自己的功劳,再这样下去,他恐怕真的会完蛋,不过这都不关我的事了。如今做了亡国之臣,这心情可真不是滋味啊!”

邓艾又继续说:“还有那个姜维,其实他算不错,也可以说是一代英雄了,只可惜啊,生不逢时,偏偏碰上了我邓艾,段谷之战、长城之战、候和之战、沓中之战都都让他占不到半分便宜,哈哈哈……”

邓艾正高兴着,蒋显回来了,向邓艾汇报说姜维已经投降钟会去了。邓艾顿感不高兴,恨恨地说:“姜维啊姜维,你到现在都不肯向我低头认输吗?”

这时,忽报监军卫瓘到来,送来了司马昭最新任命——邓艾因灭汉大功,特意擢升为太尉,位列三公。邓艾听后又大喜,连忙朝北跪谢说:“多谢晋公!”

接着,卫瓘又说:“对了,将军,这里还有一封晋公写的信。请将军过目。”

说完,递给邓艾观看。邓艾拿过来一看,却是批评邓艾不得擅自授封,所有事情都得奏报批准后,方可执行。邓艾心中老大不乐意,于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对着卫瓘,“请替我转告晋公,当此非常时期,若是墨守陈规,岂不是误了大事。再者,蜀汉虽然已经平定,但是东吴还没有臣服,国土和蜀中相连,随时都可能动进攻。若是等待晋公的命令,岂不是误了大事了,请恕邓艾难以从命!”

接着,亲自作书,让卫瓘拿回去给司马昭。邓艾解释说:“监军将这书信拿回去给晋公,晋公自然明白我的苦心。”

卫瓘拿了书信,心想:“这邓艾果然已经有了专权之心,看尽早回去禀明晋公才行。”

于是匆匆告辞离去。邓艾也不相送,继续大摆宴席,喝得酩酊大醉。

卫瓘回去后,就立即派人将邓艾写的书信送去给了司马昭,同时,自己也写了一封信,言明邓艾有专权之心,也一同送了过去。与此同时,杜预也禀明司马昭,言钟会有谋反之心。司马昭先是看来邓艾的书信,只见上面写着:“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的事宜。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吴国一定归顺。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宠。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

司马昭看过一遍后,生气地扔到了地上,又看过了卫瓘与杜预的书信,沉思了许久,心想:“还是再给邓艾一次机会吧。如果没有好好把握的话,就别怪我了。至于钟会……”

于是命人告诉卫瓘,让他前去警告邓艾:不能擅自作主,任何事情都该先请示,得到命令后才能行动。

卫瓘收到命令后,心想:“看来这是晋公给邓艾的一次机会,希望他能好好把握吧。”

于是又来到了成都,见过了邓艾。邓艾问:“监军到此,可是晋公有了答复?”

卫瓘回答说:“还是和之前一样,晋公希望你任何事情都该先请示,不可自做主张。”

邓艾摇摇头说:“我既已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敌人领既然又已经投降,就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如今汉国已经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孙子兵法》说道:‘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不怕罪责。’我邓艾虽没有古贤人的风范,但还是想不自我嫌弃以损害国家的利誉。”

卫瓘确认问:“你真的要这样吗?”

邓艾点了点头说:“我相信晋公会明白我的。”

卫瓘无话可说,告辞离去。卫瓘心想:“邓艾呀,你居然不知道这是相国给你的最后机会。战场上的天才,居然在政治上这么白痴。”

却说钟会在剑阁关,正处理着军务,忽然见姜维进来,于是问:“如何,汉、乐以及黄金城的守将愿意归降吗?”

姜维点了点头说:“他们已经答应归降了。”

钟会大喜说:“很好。”

姜维接着询问说:“将军,不知是否听说过成都那边的传闻?”

钟会不乐意地说:“哼,邓艾吗?他那边出了什么事?”

姜维回答说:“听说邓艾专横,有不臣之心。”

钟会不在意地说:“哼,这件事情不用伯约你来说,整个蜀地还有谁不知道?他大包大揽的猖狂作风,真是让人不爽之极。”

姜维见时机已到,于是趁机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不采取行动?难道您真的认为洛阳那边会无动于衷?还是您心胸如此开阔?邓艾不过是侥幸行险而成功,却表现出自己是灭汉的大功臣,完全不理会在剑门关浴血奋战,牵制住在下四万大军的您。”

钟会思考说:“确实如此。于私来说,我痛恨邓艾的倨傲态度;于公来说,如果相国准备对邓艾动手的话,我们也该采取相对应的行动才行,不然被认为是同谋就麻烦了。只是万一晋公还没有准备要对邓艾动手,我们先制人,恐怕会引起晋公的猜忌。”

姜维见状,又趁机煽风点火地说:“将军可别忘了,我们这里可是剑阁关,凡是成都和洛阳的往来书信,都要经过我们这边。”

钟会瞬间明白,对姜维说:“我懂了,你是要我拦截邓艾的书信,把里面的文句修改,套上悖逆狂傲的辞令。然后又将司……晋公的书信改成凌厉苛责的语气,让邓艾感到害怕,更容易做错事。”

心想:“不好,差点一时口快,说出了‘司马昭’这个名字,现在还不能让别人看出我的真实意图。”

姜维又说:“您对于修改书信应该很拿手,过去在下也听过您用一封信就让全怿开城投降。”

心想:“刚才钟会似乎说出了‘司’这个字,看来他也不想就这样久居人下,看来我这个计划可以成功。”

钟会点了点头说:“你说的不错,如此照办便好。同时我也会去探听卫瓘的口风,到时一起联合上表弹劾邓艾,一定可以给他致命一击。”

姜维见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告辞离开。

姜维找到了柳隐,见柳隐正和宁随在一起,于是对二人说:“第二步已经顺利完成了一半了。”

宁随高兴地说:“太好了。”

柳隐也说:“大将军,当我接到降书的时候,真的是晴天霹雳,还以为没有希望了,直到你劝说之后,我才又看到了希望。”

姜维摇摇头说:“现在说这一切还太早了,”

对着宁随,“有一件事我得拜托你。”

宁随拍了拍胸脯说:“不要说一件了,十件我也会拼命完成。”

姜维点了点头说:“很好,我希望你能偷偷潜入皇宫,将我们的计划告知给陛下。”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宁随,继续说:“同时将这封信交给陛下。”

宁随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接着,收拾好了行李,便出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