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魏汉攻防战十 终是虚幻上(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却说钟会在剑阁关,正处理着军务,忽然见姜维进来,于是问:“如何,汉、乐以及黄金城的守将愿意归降吗?”
姜维点了点头说:“他们已经答应归降了。”
钟会大喜说:“很好。”
姜维接着询问说:“将军,不知是否听说过成都那边的传闻?”
钟会不乐意地说:“哼,邓艾吗?他那边出了什么事?”
姜维回答说:“听说邓艾专横,有不臣之心。”
钟会不在意地说:“哼,这件事情不用伯约你来说,整个蜀地还有谁不知道?他大包大揽的猖狂作风,真是让人不爽之极。”
姜维见时机已到,于是趁机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不采取行动?难道您真的认为洛阳那边会无动于衷?还是您心胸如此开阔?邓艾不过是侥幸行险而成功,却表现出自己是灭汉的大功臣,完全不理会在剑门关浴血奋战,牵制住在下四万大军的您。”
钟会思考说:“确实如此。于私来说,我痛恨邓艾的倨傲态度;于公来说,如果相国准备对邓艾动手的话,我们也该采取相对应的行动才行,不然被认为是同谋就麻烦了。只是万一晋公还没有准备要对邓艾动手,我们先制人,恐怕会引起晋公的猜忌。”
姜维见状,又趁机煽风点火地说:“将军可别忘了,我们这里可是剑阁关,凡是成都和洛阳的往来书信,都要经过我们这边。”
钟会瞬间明白,对姜维说:“我懂了,你是要我拦截邓艾的书信,把里面的文句修改,套上悖逆狂傲的辞令。然后又将司……晋公的书信改成凌厉苛责的语气,让邓艾感到害怕,更容易做错事。”
心想:“不好,差点一时口快,说出了‘司马昭’这个名字,现在还不能让别人看出我的真实意图。”
姜维又说:“您对于修改书信应该很拿手,过去在下也听过您用一封信就让全怿开城投降。”
心想:“刚才钟会似乎说出了‘司’这个字,看来他也不想就这样久居人下,看来我这个计划可以成功。”
钟会点了点头说:“你说的不错,如此照办便好。同时我也会去探听卫瓘的口风,到时一起联合上表弹劾邓艾,一定可以给他致命一击。”
姜维见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告辞离开。
姜维找到了柳隐,见柳隐正和宁随在一起,于是对二人说:“第二步已经顺利完成了一半了。”
宁随高兴地说:“太好了。”
柳隐也说:“大将军,当我接到降书的时候,真的是晴天霹雳,还以为没有希望了,直到你劝说之后,我才又看到了希望。”
姜维摇摇头说:“现在说这一切还太早了,”
对着宁随,“有一件事我得拜托你。”
宁随拍了拍胸脯说:“不要说一件了,十件我也会拼命完成。”
姜维点了点头说:“很好,我希望你能偷偷潜入皇宫,将我们的计划告知给陛下。”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宁随,继续说:“同时将这封信交给陛下。”
宁随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接着,收拾好了行李,便出了。
钟会得知姜维投降后,大喜,连忙笑嘻嘻地率众出来迎接。蒋舒看见了姜维,得意洋洋地心想:“哈哈哈,到最后你还不是乖乖来投降了。看来我当初的决策果然是正确的。”
姜维没有在意蒋舒,对钟会说:“姜维率领大汉四万将士,特意前来投降。”
钟会哈哈一笑地说:“我已经等你很久了,为何来得这么迟?”
姜维叹了口气说:“姜维身为大将军,统率全国军队,现在到达,还算是早了。”
钟会点了点头心想:“有点道理,这姜维也算是个人才,若是有他帮忙,或许我另一件大事也能够轻易成功。”
于是又开口说:“如果你前些日子就献出剑门关投降的话,我们应该早就已经在成都举杯庆祝,而非以现在这样难堪的方式见面。”
姜维摇了摇头说:“要不是诏命,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钟会略带嘲笑地说:“你还真是愚忠呢。”
姜维还没答话,一旁的宁随回答说:“大将军若真是愚忠的话,就应该马上率领手下四万将士,和你决一死战,拼个同归于尽。然而大将军却没有这样做,就是为了顾及将士的性命,也是为了让蜀地停止兵祸。”
钟会看了一眼宁随问:“你叫什么名字?”
宁随回答说:“在下宁随,字一忠,江州人士。”
钟会摇了摇头说:“江州宁家,我可从来没有听过。”
宁随回答说:“我们江州宁家并非世家豪门,钟将军没听过正常,不过我们宁家在江湖上也是久负盛名的。”
钟会夸赞说:“说得好,不卑不亢,应对得体,实在是了不起的人才!”
接着,又对姜维说:“这些印绶我就全部还给你们,汉国的军队还是继续由你们来统率。”
姜维答谢说:“多谢钟将军,如果可以的话,请让我写信给汉、乐还有黄金城的守将,要他们一并前来归降。”
钟会大喜说:“如果能这样的话,实在是帮了大忙,我在那边至少派了有一万兵马在围城,真的有点麻烦。”
姜维说:“那么我就去准备一下。”
于是和宁随等人下去了。姜维心中暗喜,心想:“第一步算是成功了,等着我,陛下,姜维不会让大汉就此灭亡的。”
姜维走后,钟会询问左右说:“你们觉得姜维如何?”
长史杜预回答说:“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只可惜汉国地小民贫,不足以让他挥才能,最终使他变成亡国降臣,实在可惜。”
钟会说:“就算如此,他的才能也没有这么容易被掩盖的。以我来看,以姜伯约和中土名士相比,就算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比不过他。”
杜预心想:“奇怪,为什么他会对一个降将这么看重,还让他继续统领旧部?一个原因或许是他真的很欣赏他,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他想图谋不轨……看来得报告给晋公才行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