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对手(第2页)
“我们这样的人家”
是朗琴评说一件事的开场白,“我们这样的人家,走出去的姑娘……”
是朗琴经常拿来批评陈雨,指责甜甜的话。
陈雨的破洞牛仔裤,陈雨用过一管紫色口红,陈雨频繁出差的工作性质,陈雨爱吃薯片、洋葱圈、果冻,都在朗琴的批评范围内。
“我们这样的人家,走出去的姑娘,应该穿着体面。”
破洞牛仔裤自然不属于体面的范畴,朗琴第一次听说6援朝会踩缝纫机、做衣服时,就和亲家母商量过,“把陈雨牛仔裤的洞都补起来吧!”
那时,她俩还没闹翻,她俩指的是两位老太太。
“我们这样的人家,走出去的姑娘,要人模人样。”
紫色口红自然不属于人模人样,朗因见到母亲对媳妇儿的指责从来装聋作哑,只在一次陪父母看电视时,看到屏幕中擦着紫色口红的演员宁静来了精神,“妈!妈!”
他摇晃着母亲的肩膀,“看宁静口红的颜色,人家可是大明星!”
“大明星怎么了?还不是鬼一样!看起来就像坏女人!”
朗琴从此电视里看到宁静,便不客气恶评一番。
薯片、洋葱圈、果冻是垃圾食品,得抨击。
出差是不安于室,离开老公孩子过四十八小时,就该自省、愧疚、痛不欲生。居然出差回来,陈雨还敢把鞋一踢,脚一伸,让我家大宝揉揉?简直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哎呀呀,提起来,朗琴便气得心口疼。
……
做郎因媳妇七年,陈雨早对朗琴的挑剔麻木,她总结过,“我婆婆心里仿佛有个朦胧的大家闺秀的儿媳妇人设,笑不露齿、落落大方,以家为重,爱夫如子,工作稳定而高级,家近、事少、钱多又自卑。我不符合她的想象,她就愤怒。我能努力符合她想象吗?不能,爱谁谁吧。”
就着陈雨的话。
试问,谁能合乎朗琴关于完美儿媳的想象呢?估计,朗琴也说不清吧。模模糊糊的,似乎是她理想中的自己,除了爱夫如子,因为她也只能做到只爱自己的孩子。
试问,朗琴对陈雨的敌意如此之大,为何当年还同意郎因和陈雨结婚呢?
答案当然是,敌意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有缓慢生长的过程。事实上,起初,朗琴是把陈雨当骄傲的,因为陈雨颜值过得去,学历、职业金灿灿,“我们这样的人家,是需要高考状元的智商来匹配的。”
此外,朗琴兄弟姐妹三人,郎雷老大,她老二,还有个妹妹郎群。郎雷婚无子,离婚后,只交女朋友,只交女研究生朋友,谈恋爱,不结婚;郎群比朗琴嫁得好,夫家殷实,女儿一路读到美国,读完博士。姐妹俩明里暗里较劲一辈子,到老,较劲的只有儿女。朗因不如表妹成绩好、优秀、收入高,是朗琴的一大憾事。“没关系啊,我在儿媳妇一局中掰回来,到底还是我赢了。”
这是朗琴的隐秘心理。
至于,朗琴对陈雨的敌意究竟何时培养出来,破土而出,以及甜甜为啥跟着姥姥长大,究其根本,源于朗琴和6援朝公开撕破过脸。
时间点是陈雨快出月子时,导火索是朗琴扔掉了6援朝千里迢迢带来的壮壮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
“脏”
,朗琴一件一件捏着衣角扔垃圾桶的,趁6援朝不在家。
那时,陈雨还请了个月嫂,她喊“赵姐”
。赵姐极力阻拦朗琴的动作,没拦住。赵姐搓着手、没办好事的样子,局促站在陈雨面前,轻轻说起“奶奶”
都干了啥,陈雨心里“咯噔”
一下。果然,过一会儿,
6援朝一件一件从楼下把壮壮的旧衣服捡回来,她气得跳脚,质问朗琴,“脏什么?”
“那可是壮壮的!我亲外孙的!甜甜亲表哥的!”
“我们这样的人家……”
朗琴恨不得说自己是慈禧太后亲女儿的表情一露出来,便被6援朝将气焰消灭。
“告诉你,建国六十多年了,大清早亡了!”
6援朝拿出潞城军工厂工会主席为工人维权的气概,“收起你那一套,都是劳动人民家庭,你什么人家,你说你是什么人家!”
是6援朝摧毁了朗琴的优越感。
是朗琴摧毁了甜甜的小奶锅,小奶锅摔在地上,奶溅了一地。
“小市民!”
“封建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