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我去远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9章 正当年(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那可太好了!

朝阳同志,我代表我们全院的同志向您表示感谢。”

林朝阳拦住他过于热情的感谢,他之所以答应刘锦云,一是上回在燕大的演出人艺确实没少费力气,林朝阳这人向来是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

二是他的新书距离动笔可能还要一段时间,玩玩票写个剧本就当是保持创作手感了。

他又问刘锦云:“在内容方面,你们人艺有什么要求吗?”

刘锦云立马摇头,“没有没有,您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们完全配合。”

林朝阳思忖片刻,以商量的口吻问道:“我以前写过一部小说叫《父亲》,不知道刘院长看过没有?”

“看过,那部小说感人至深啊。

您的意思是把《父亲》这部小说改编成话剧?”

林朝阳点了点头,“《父亲》故事发生在几个交叠的固定空间内,故事结构很适合改编成话剧。”

刘锦云回想着小说的情节内容,《父亲》的结构和情节设定跟话剧舞台确实高度匹配。

他唯一遗憾的是,林朝阳不是新创作一部话剧,如果是新创作的话剧,轰动效应可能会更大一些。

但随即刘锦云又放平了心态,能请动林朝阳出面做这样一出改编剧目已经足够让人艺大大的出一把风头了。

想到这里,他再三向林朝阳表示感谢,然后又谈论了些细节问题。

两人说好,由林朝阳先列出剧本的提纲,然后经由人艺艺委会审核,待通过之后就开始剧本的具体创作。

最后说起稿费,刘锦云面露难色,他倒不是想白嫖,而是知道林朝阳不差钱,人艺的稿酬标准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呵呵,稿费就算了。

我看不如这样,以后你们人艺要是有新剧目公演,就给我送两张票来,就当做是稿费了。”

听着林朝阳的方案,刘锦云心存感激,知道林朝阳这是给他台阶下。

“谢谢朝阳同志的体谅。”

送走了刘锦云,林朝阳冲等了好一段时间的陶希武招了招手。

“找我有事?”

“没什么大事。

我们那片子筹备的差不多了,这两天演员都找好了,来请您过过目。”

林朝阳扫了一眼演员名单,陶希武做的很细心,名单上还有每个演员的简历和照片,厚厚的一摞。

“这种事你们自己做主就行了。”

见林朝阳真是不想管剧组的事,陶希武便收起了演员名单。

林朝阳见他蔫儿了吧唧的,问:“怎么着?第一回当导演,累坏了吧?”

陶希武张了张嘴,犹豫片刻,才问道:“大姑父,你是不是早知道他们会让我当导演?”

林朝阳眼中带笑,“我可看不透人心,不过你那两个同学还是有些小聪明的。

怎么着?听着什么流言了?”

“看来您早就预料到了。

流言还用说嘛,肯定有的。

我确实没想过要当导演,现在这么一弄,我像是仗势欺人一样。”

林朝阳不用想也知道是些什么流言,看起来这些流言对陶希武的影响还不小。

“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陶希武年轻气盛,他那种矛盾的心态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而有所改变,有些事只有经历过后才会明白,林朝阳也没打算多劝他。

“这些没用的事就先别想了,做好眼前的事,把一切交给时间。”

陶希武点了点头,怏怏不乐的离开了小六部口胡同。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朝阳白天看书查资料,为新书做准备,晚上写剧本,隔三差五的跑一趟人艺。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林朝阳将《父亲》的改编剧本送到了人艺。

人艺的剧本都得通过艺委会的审核,这个人艺内部的机构是由老导演、老编剧、老演员所组成的,各个资历深厚。

剧本送到人艺一周多时间,林朝阳接到刘锦云的电话,说邀请他开个会。

来到人艺二楼的会议室,林朝阳一进门就被一群老艺术家热切的目光包围住。

《父亲》是林朝阳的“生老病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