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我去远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8章 道心差点崩塌(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时候大讲堂主席台的幕布被落下,台下学生们响起嗡嗡之声,大家本以为成立大会到刚才就结束了,可主持人却没宣布,反而拉上了幕布。

就在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时,从舞台侧边走上来一位报幕员:

下面请大家欣赏话剧《天下第一楼》。

此话一出,会场内的嗡鸣声猛然爆发,大家没想到今天的成立大会居然还安排了演出,而且还是话剧演出。

《天下第一楼》!

在场的年轻学生们有一些人都没听过这部话剧,有些是听说过,但没看过,只有那些燕大教授、老师和上了岁数的文学爱好者才了解这部话剧当年所创造的辉煌。

这正是当年林朝阳为燕师大的学生剧社所写的话剧,一经公演,轰动了燕京高校界,引得无数高校学子竞相争看。

后来更是被人艺相中,搬上了首都剧场的舞台,成为了人艺八十年代之后少有的扛鼎之作,每逢公演必定一票难求。

在那之后,《天下第一楼》又在燕师大的学生话剧舞台上演出了好几年,一直到85年燕京高校的话剧热冷却之后,才逐渐被燕京高校的学子们所淡忘。

到了最近几届学生,除了一些喜爱话剧的学生,已经很少有学生知道这部话剧了。

嗡鸣声持续了十几秒钟,舞台音响里传来了女声旁白。

“1917年夏,清朝的最末一个皇帝在子民们‘帝制非为不可,百姓思要旧主’的呼声下,由辫儿帅张勋保驾,又坐了大宝。

紫禁城内外的遗老遗少们顿时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翻腾出压在箱底多年的朝衣、续上真真假假的辫子,满大街跑的都是祖宗。

……”

随着女声旁边,台上的大幕缓慢拉开,台下的学生们逐渐安静下来。

正阳门下,市井繁华,汇聚京师菁华。

老字号“福聚德”

开门迎客,生意兴隆。

门脸儿正中门楣上并排挂着三块匾,分别是“福聚德”

、“鸡鸭店”

、“老炉铺”

饰演学徒的龙套坐在前厅的大木盆前手脚麻利的拔着鸭毛,沿墙一排木架子上挂着开好生的鸭胚子,鸭子都吹好了气,抹上了糖色。

前厅右边是福聚德的百年烤炉,红砖落地,炉火常燃。

炉口有一副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银钩常吊百味鲜。

舞台以外的“街上”

隐约传来茶楼的锣鼓声,间或有说笑、猜拳的声音。

罗大头手持烤杆,上挂烤好出炉的鸭子。

“三座儿的鸭子出炉了!”

人艺的老戏骨韩善续是罗大头最初的饰演者,今天这台戏,他依旧是罗大头。

“嚯~这是把人艺的角儿都给请来了!”

台下有喜欢看话剧的老师一眼就认出了韩善续,刚惊叹了一句,饰演跑堂常贵的林连昆也出现在舞台上。

“三座儿,走鸭子!”

简单一句台词,中气十足,贯穿了整个大讲堂,连最后排的学生们都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老戏骨的功力。

韩善续、林连昆、谭宗尧、吕中、冯远征、杨立新……

戏台上,前门肉市口福聚德内各色人物粉墨登场。

戏台下,观众们也在数着星星。

哪怕是没看过《天下第一楼》或是话剧的观众,面对着这个国家最顶尖的话剧演员和他们所演绎的故事时,也无法不沉浸其中。

观众不懂戏剧,但观众有感受,好的艺术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意蕴的。

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鲜活灵动的人物塑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天下第一楼》具备了所有经典戏剧所应该有的一切元素。

三幕话剧,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时长,台上演员们一气呵成,台下的观众们看得也是酣畅淋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