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文工团有时候比军队好使(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岳飞亲率三千铁骑四处游弋、居中策应,随时准备再次平叛。
其实岳飞是不想接这个差事的,几次上书要交出兵权,并建议改由陈二狗领军,或者干脆急调韩世忠南下。
一方面,自己的部下兼小王贵涉案其中,岳飞既感觉无颜面对武从文,也想要避嫌。
另一方面,岳飞也是担心武从文的安全,临安军毕竟被王贵独自带了一年,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拼死一搏。
武从文驳回了他的意见,坚持自己的安排。
既是表达对岳飞的绝对信任,也是想再给临安军一个机会。
他终究还是对那班共过生死的老兄弟,心软了。。。。。。
和军队一起奔赴各地的,还有一群特殊的人才。
久未露面的史家和摩尼教,这段时间可没真的闲着,按照武从文的吩咐在江南各地搜罗了大批戏班和说书人,汇同自梁山南下的文工团,一直在江宁秘密排练。
所谓文工团,起源于武家军中,是有正式编制的军人。
还记得武从文当年在黄河岸边救下的那些汴梁女子吗?都是被老赵家当做“货物”
送给女真人抵债的。
这些可怜人得救之后,以这个时代的风气,根本没法回家,武从文便派人将她们送回了梁山。
汴梁之战后,关于如何安置这些女子,武从文给了三条路。
一是经过培训和考核后成为护士,平时生活工作在医院,战时随军,属辎重营编制。
二是进入文工团,学习和排练一些普通士兵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定期组织巡演,同样属于辎重营编制。
第三,如果实在不愿抛头露面,也可以选择隐姓埋名,在民间找人嫁了,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没有人选择第三条路,京东西路的普通百姓或许不会知道她们的来历,但她们自己知道!
能忍着不自尽已经是她们勇气的极限了,回归正常生活?这些可怜人觉得这辈子都不会有那个机会了。。。。。。
从那天起,她们擦掉了胭脂、剪去了长、穿上了军装,每日勤学苦练专业技能,更与将士们一同出操练武。
燕京拉锯战、北上黄龙府、西征灭夏、南下临安,每一场战争中都有她们柔弱而又坚定的身影。
如此几年下来,倒是有一些人再次打开了心扉,和军中将士相处、相知、相恋、相爱,最后喜结连理。
武家军对于她们来说,既是婆家,也是娘家。
有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为核心,武从文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一出出新编的戏剧,一本本新编的评书飞成型、练熟,然后跟着部队奔赴各地。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支文艺队伍的威力,可比全副武装的军队要大得多!
。。。。。。
台州。
“师师姐,外面好多人啊!我。。。。。。我有点儿紧张。。。。。。”
作为贾家的大本营,和经历过海寇劫掠的地方,这里由文工团总团长李师师亲自带队,务求打好这最重要的第一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