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2章 文工团有时候比军队好使(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其实这些世家大族重新兼并土地的手段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这些家族本身族人们分到的土地。

既然是均田,自然见者有份,不能分的时候这些大家族子弟就没资格参与吧?

能成为屹立千年的世族,这些家族内部是很抱团的,大部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土地越集中,所能挥的效用越大,在必然重启的新一轮土地兼并中便能占据先机。

偶尔有例外的,见其他族人都乖乖把地交了出去,有想法也只能憋着。

于是这部分土地是最早集中起来的,也没有出现任何波澜。

第二类是这些家以前的荫户。

这些人世代被极限压榨,造成了两个后果:

一是赤贫到了极点,分到土地也无力购买种子等生产资料,个别惨一点儿的家庭甚至劳动力都不够。

二是这些人都被剥削傻了,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固执的认为自己头顶上必须得有一个主子。皇帝太远,能庇护自己的只有曾经的主家。

这一类情况朝廷有责任,前者是均田政策太过潦草,没有考虑到后续的实际困难;后者则是缺乏政策宣讲,去改变被洗了脑的百姓传统观念。

第三类的问题出在官员身上,官商勾结。

这里的“商”

,指的不是商人,而是那些世家大族。

之前就提过,初生的大武朝缺官,尤其是江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是原官留任。

这些人的思想其实比那些佃户没好到哪去,同样抱着老观念,自以为看透了这天下运行的规则,或者侥幸天高皇帝远。

先是分田的时候肥瘦不均,再在过程中各种刁难,从源头就开始人为制造新一轮土地兼并的基础了。

那些分到劣田、荒地,甚至干脆就是山林的可怜百姓怎么活?只能先当佃户,再做荫户。

这个过程快得可怕,有些地方不到一年时间,就重新恢复到了均田之前的模样。

最后一类就五花八门了,其中一些手段也最令人指!

不幸碰上疾病婚丧,没有半点抗风险能力的百姓只能卖房卖地,这属于传统的老大难问题,还算正常范畴。

而那些田地正好处在特殊位置,比如夹在两大片已经完成兼并的土地中间,这些人家可就惨了!

遇到讲点儿良心的,好言相劝、价格公道;碰到黑心肠的,危言恫吓、巧取豪夺,总归都脱不了强买强卖。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暴力和血腥,一个谈不拢就要闹出人命,全家消失也不罕见。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原本的自耕农也被趁机吞并的事情,情况比均田之前还要糟糕!

一直作为牌位存在的李纲和张叔夜,终于派上了用场,和梁知孝一起日夜审理。

不仅要审各家自己狗咬狗出来的罪行,还要审锦衣卫提供的罪证。

至于另一个副审秦桧,按律法他已经回避了。

因为他老婆王氏出身的王家也涉案其中,而且作为“四大家族”

之一,罪行仅次于贾家。

被禁足在府中的秦大人,看着空荡荡的卧室,耳边少了老婆的冷嘲热讽,也不知是该悲还是该喜。。。。。。。

随着江南系列大案审理的推进,完成了明州平叛的岳飞军开始奔赴各地抄家、抓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