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后我全家都是反派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假期作者要陪麻麻去旅遊(世界辣麼大,我要去擠一擠),所以更時間不定(還有點存稿,但是不多),建議寶子們養肥一下再看嗷,假期結束後再正常更,感謝寶子們的理解與支持!

祝寶子們假期愉快哦!!!(*^▽^*)~

第4o章朔州行12

收穫

從薛府收繳上來的財物被集中放在庫房,等待回盛安之日上交國庫。

庫房每日會有士兵輪流值守,三個時辰一換。

那兩個「意外」收穫美酒的士兵,再怎麼也喝酒聊天,也不會耽擱多久,留給沈桐兩人的時間並不多。

房間裡珍貴財物堆積如山,血珊瑚、黃金樹、玉石瑪瑙……

即便是從小就錦衣玉食,含著金湯勺出生的魏嘉池見著了,也不由得暗自咂舌。

「這薛興慶也太會享受,日子過得也太奢侈糜爛了吧……」

他瞅了眼身後對各式珍寶視若無睹的沈桐,人家都已經開始認真翻找起線索了,不由得穩了穩心神,動手翻找起來,絕不能讓自己落了下風。

夜明珠雖有微光,但能見度並不高。

沈桐只能用夜明珠貼著地面,緊挨財物,一寸寸地搜尋過去。

鑲金戴玉的天山纏絲被、金光寺普濟大師的山水遺作、西域傳來的琉璃夜光杯、寫有「隨記」二字的藍皮書本……等等!

夜光珠在半空中划過一道柔和的弧度,旋即定格在藍色書皮上方。

手下這本藍色薄皮書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書角微卷,書邊黯淡發黃,裝訂書籍的麻線已經有些脫線了。

封皮上有幾處顏色淺藍,這是長期摩擦造成的書皮褪色。

看得出來薛興慶會經常翻動這本書。

可……一個貪婪無度,見財眼開的貪官,會有經常寫「隨記」這樣的習慣嗎?

沈桐心念急轉,微微偏頭去看身後的魏嘉池,對方正在認真地翻動一堆自己也看不太明白的捲軸,無心顧及他這邊的動作。

於是他趁著魏嘉池沒注意,不動聲色地將這本隨記拿起來,輕輕地翻看起來。

隨記前半部分內容不多,文字看起來,頗有種小學生寫日記的感覺。

大部分都是在寫某日某時,天氣如何,又發生了些什麼事。

字跡規規矩矩,一頁頂多占了兩三行,一眼就能看到頭,如此數頁翻下來,讓沈桐越看越覺得無。

直到這本隨記被沈桐翻過去一大半,字還是那些字,裡面的內容卻驟然轉變——

「……五月十三日,得龍形金飾冠一頂,於次日啟程,送於盛安城殷六郎府上;七月初八,得角形浮雕玉杯一對,於次日啟程,送於盛安城殷六郎府上;七月二十八,得青白玉三羊開泰筆架,於次日啟程,送於盛安城殷六郎府上……」

沈桐愈看愈心驚,愈看愈不解。

這個殷六郎,誰啊???

薛興慶為何每得珍寶就會送到殷六郎那裡去?

送的還挺多……一看名字就知道價格不菲,造價昂貴,有的月份甚至還會送上好幾次這樣珍貴的物品。

這不是一個貧瘠州市的知府,能買得的起的東西。

某些重寶按理應當僅供皇族擁有,他不僅能弄到,還敢用來送人……

「膽子也忒肥了……」沈桐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這個薛興慶是膽大包天,還是這個殷六郎權勢滔天,不怕人發現。

可是他翻來覆去的想,努力回憶,也無半點對這個殷六郎的相關記憶。

據他所知,殷氏一族如今的當家人總共只有五個孩子,他娘親就是殷家的小女兒,此外他還有三個舅舅和一個姨母。

如今他們皆已成家,家中孩子最多的二舅舅,也不過才三個孩子,跟六完全沾不上邊。

但若是這個殷六郎不是殷家人……沒道理傅容煜拿著這本隨記充作證據,就能將殷家定罪了。

沈桐幾乎能斷定傅容煜找到的證據就是這本隨記,因為上面寫的東西實在是太詳盡,傅容煜絕無可能放過。

那麼問題最終還是回到了「殷六郎」到底是誰這個關鍵之上。

沒想到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就像是一張蜘蛛網,將所有人都困在網中,藕斷又絲連,卻又不知源頭從何而起。

既然自己想不通答案,沈桐索性把這本隨記收起來,等回到盛安之後再仔細探查。

未免引起魏嘉池的懷疑,他還多挑了兩三本看著奇奇怪怪的書,拿在手中混淆視線。

這時,魏嘉池那邊也有了幾分收穫,他手裡握著一枚玉佩,嗓音壓得再低也難掩他此刻地興奮,「我找到了!」

沈桐湊過去看,「你找到什麼了?」

「你看,就是這個。」魏嘉池看見沈桐手中只捏了兩本,不知道什麼用的書,琢磨出對方可能什麼都沒找到,心下情不自禁地生出幾絲得意。

「這可是雙龍戲珠玉佩,當朝皇子才能有的東西,居然會出現在薛興慶手中!」魏嘉池興奮地臉色緋紅,鼻間都冒起了汗。

沈桐就著魏嘉池的手仔細看過,確實是宣成帝賞賜給每一位皇子的,雙龍戲珠玉佩。

墜在玉佩上的紅纓有幾分暗沉的黑色,約莫是好些年前的東西了,那清點薛興慶財物的官員估計是看花了眼,沒注意,才讓這樣的東西沉在庫房裡。

否則若是被人發現,恐怕早就被王泉收好,嚴密地追查下去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