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黎明黑暗(第2页)
“父亲,怎么了?”
刚刚步入后帐,帐内只有父子二人,孟贲就等不及问。
“你王伯伯信里说,皇上身患重疾,可能要撑不住了。”
说完又望了望帐外,“你母亲最近并未来信,看来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或者至少不知道皇上病情已经如此严重。”
“是,舅舅身体不好,母亲理应知道,如果是大事将,也必定会飞鸽来信,想必这次皇上是密告王伯伯的。”
孟贲望着父亲,“父亲,您准备怎么做?”
“拔拔海日京中眼线众多,咱们知道了,他估计也知道了。而且皇上为了稳住狄族大臣,势必也会召拔拔海日回京。我是怕…”
“您是怕拔拔看不惯二皇子和禾族人走的太近,会趁皇帝新丧,直接火并王伯伯和二皇子?”
“不,皇上急召拔拔海日进京,就是要让他稳住局面,确保认定的继承人上台。对于拔拔来说,大皇子,二皇子,谁当皇帝都一样,”
孟翦看着满脸不解的儿子,“不论谁当皇帝,他拔拔氏都是狄族第一高门,他要的是绝对的权利,我怕的是他先于我们赶到京师,趁着局势混乱接管皇城,这样他大权独揽,我们就势必也被剪除。”
“是啊父亲,那咱们快整顿兵马,大军撤回幽州吧。”
孟贲说着就戴上了头盔,似乎马上就要策马东归。
“儿啊,你想的太简单了,我们全线退守,即便保住了新君即位,但是前线失守,新君一定会感激我们吗?而且我们六万兵马,现在又是隆冬,赶回幽州要多长时间?”
孟翦笑道,“你啊,还是改不了这个急性子。”
“其实,我只是担心母亲和妹妹们的安全,她们在京城独居,咱们那些亲兵哪里挡得住拔拔海日的精兵强将,”
孟贲眉头紧缩,“当然还有姑母,她这些年深居宫中,如果皇上真的驾崩,也指不定那些狄族大臣会使出什么花招。”
“是啊,你母亲和妹妹,我倒不太担心,毕竟你母亲是皇上的亲妹妹,不论谁上位,都不敢对自己的姑姑下手。幽州只要不大乱,家里的亲兵也能抵挡一阵子。”
孟翦掰出两根手指头,“你姑姑也是个苦命的人,她这已经是两次守寡了。那年她十几岁就召进宫中,嫁给前朝太子,狄族人来了,亡了虞朝,她又嫁给狄族皇子,后来我想着这位皇子当了皇帝,她也算是安稳了,没成想这…她这又守寡了。我能帮她的太少,只能帮她养大她唯一的女儿,这前朝的公主,算是她唯一的念想了。”
“唉,父亲,您快定个章程,咱们即刻回京吧,别让拔拔海日抢了先机。”
孟家公子急得直跺脚。
“分出一万精壮兵马,卸下辎重,明日即刻启程,先沿阴山北麓东行至武川,自武川翻过阴山山口,之后咱们就一路无阻了。”
孟翦指着地图安排道。
“是,父亲,我这就去安排,明日一早,我就随您快马回京。”
孟贲在一旁抱拳拱手。
“不,你留下来镇守前线,我带一万兵马回京。”
“为什么呢?父亲!”
“虽然现在是冬天,水草不丰,芮族人动作不多,但也指不定他们会不会出此险招,如果你不在,前线几位将领便会群龙无,没人拿定主意,而你就是这个拿主意的人,而且…”
孟翦咳嗽两声,“而且京城此番震动,必多凶险,如果我和你王伯伯遭遇不测,你还可反攻或自立门户,我们已经亡国,万不可灭种啊。”
“这…是,父亲。”
孟贲本想反驳,但感到大任在肩,便也只好服从。
怀朔的太阳从阴山上落下,最后一抹夕阳照在孟字军旗上,军营里静悄悄,大军早已安歇,第二天他们就将兵分两路,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