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日军少将管多少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第五次战役4(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对于3兵团而言,让18o师由两个团在驾德山组织防御有什么战略意义?

由于6o军并未到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地区布防,当美军沿着春华公路迅地北上后,很可能会将6o军分割包围,并且直接威胁3兵团兵团部的安全。

驾德山位于美军北上的必经之地,且位置更靠南、地形又有优势,如果18o师在此地能有效地阻击美军,6o军和3兵团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部署。

如果539团和538团继续直插马坪里背后,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5月25日凌晨,181师进入华川以南大加马尹、坪村地区,179师转至西上里、梧口南里、马坪里地区。也就是说,18o师可以和179师(536团)会合,防线也能互相策应。但是,美军向北推进的度必然更快。

5月25日黄昏,美七师突破了179师536团在西上里、退洞里一线的阵地。如果当时18o师两个团在马坪里布防,可以保证自己不被迂回、后路被断,但是,缺少了侧翼的保护,539团和538团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退一万步讲,即使18o师能拖住美军,6o军和3兵团的指挥机构也必然被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在5月25日当天,6o军军部还在史仓里,3兵团兵团部也刚转移至沙金鹤地区,作为一个指挥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敢制定这样冒险的方案。因此,让539团和538团先在驾德山阻挡敌人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然而战士们已经饿饭两天,体力严重不足,因此直到26日拂晓才赶到了驾德山。

让18o师两个团返回驾德山组织防御有欠妥当,但从整体战局而言,一旦美军进展顺利,他们在理论上有沿着春华公路直达元山港背后的可能性,没有人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18o师为全局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实际的效果如何?客观地说,任务完成得并不算圆满。

当美军破179师536团的阵地后,快从侧后方进入马坪里以南地区。到了5月26日上午,18o师被四面合围。

6o军下达的命令是“固守待援”

,可179师和181师均被分隔在外围。马坪里被占领后,18o师大部分官兵除了得不到粮食补给外,更无法继续转运伤员(伤员先转至马坪里,再由6o军安排汽车统一送往后方)。最终,部队被迫于当日黄昏突围。

从5月25日到5月26日,18o师在驾德山一线只坚持了不到24小时,从6o军和3兵团的角度出,18o师不仅没有阻挡住美军北进的步伐,伤员转运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从18o师的角度出,部队饿饭3、4天、在汉江南岸已经损失巨大,根本不再具备“固守待援”

的条件。18o师和6o军、3兵团就像两根平行线,始终无法找到相交的那个点。

就总体战局而言,三兵团让18o师两个团返回驾德山组织防御的命令并没有错,尽管18o师一切都在被动之中,可在客观上吸引了三个美军师、一个南朝鲜师近五万人的兵力是铁一般的事实。

18o师有机会打“滑头仗”

,也有机会突围,但他们却用巨大的损失为6o军和3兵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51年5月26日中午,18o师师长郑其贵把团以上干部召集起来开会,研究是立即突围还是固守待援。

54o团政委李懋召率先表态,他对郑其贵说:“师长,突围吧,让538团和539团先走,我们团留下断后,担任阻击打援的任务我们团还是有经验的,当年打临汾72天,我们团就守了51天,这次完不成断后的任务,我提头来见!”

李懋召刚说完,刘瑶虎就站了起来,大声说:“我坚决支持老李,我们团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坚决完成任务!”

其他人也纷纷言,支持立即突围。郑其贵终于拍板决定突围,但又说:“好啦,大家的意见我清楚啦!那我们就突围吧!但必须经过军里批准,在上级没有批准之前,我们就老老实实固守待援!”

军长韦杰很快就同意了18o师突围的建议,并让他们到鹰峰山集合,自己会派部队接应。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