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在修仙游戏抽卡开局抽到浸猪笼txt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 新增3000字再来看(第5页)

下场又是在莱河中当淹死鬼,住处现了巨大的蹼印。

第三任县令不敢轻忽,当即禀告朝廷,请了一队驻军,带着火器,沿着莱河,要搜捕、围剿妖孽。

熟料半个时辰之后,莱河忽震荡,大水大浪,卷走半队士卒,火器也掉进了水里。

而跟着一起巡逻的县令,明明出身江南,水性极佳,却还是当场淹死莱河。

连续淹死三任县令之后,后面再赴任的,便不敢再触碰“河神”

相关的任何事宜,任由石城乡老自行其是,只要平安熬到卸任就好。

朝廷算了一账,从此也默契地就当石城不存在能交税就好。

反正石城风调雨顺,税从来是足额交的。

不过是每年一县多死十二名女子,实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犯不着兴师动众。

哪个县城每年各种原因死的,不比这多

于是,石城大户、豪族商议之后,还是搜罗了十二名乡野女子,给她们的父母以重金,称作聘礼,又将这十二名女子装饰以绮罗绸缎,吹吹打打,于立冬之日,送嫁莱河。

十二女子入水之日,莱河凭空泛起大波澜,河中隐隐有一车**的鱼眼珠闪烁。

石城人十分骇然,这才彻底相信,莱河中多了位异类。

祭祀之后的一年,果然风调雨顺,别的县有什么旱涝的,到了石城这里,就风浪自平,雨水得当。

河神欲壑难填,却再次托梦,给全城人。说十二个还不够。下一次立冬之日,要二十四人,而且必须都是父母珍爱的女儿,不能是些野草般的丫头。

城中哗然,民意沸腾,石城人试着拒绝了这一要求。次年没有祭祀。

熟料,立冬之日,莱河忽然洪波泛滥,淹没了大片的良田。一巨鱼乘水而来,一尾就有二层楼之高,在水中兴风作浪。

石城县令组织乡民齐齐朝水中射箭。

那鱼的鳞片却似金石,未伤分毫。

投以火箭,入水即熄,鱼亦不惧。

石城人无法,只得再次选了二十四名少女,俱是父母珍爱,投入河中。

大鱼背女摇尾而去,大水顷刻而退。

从此之后,石城便年年祭祀。

石城的大族、豪绅,为了安抚民心,自掏腰包,出了每年的祭祀费用,还给每年“嫁女”

的二十四户,各一嫁妆。

这些家庭,大多是些贫户,或者是普通百姓,至多是小富之家。

女儿嘛,本来就不值钱。民间本来就多得是溺女的。即使养大几岁,嫁出去得到的聘礼,多也不过是几贯钱。……

女儿嘛,本来就不值钱。民间本来就多得是溺女的。即使养大几岁,嫁出去得到的聘礼,多也不过是几贯钱。

贫家虽然爱女,到底要生活。河神娶妻,大户、豪族出的嫁妆,远比把女儿嫁给凡人划算得多。

于是,嚎归嚎,恨归恨,拿了钱,也就没什么风浪了。

实在有不服的,就举家搬离石城。或有刚强的,暗中前去要除掉河神为女报仇的,都有去无回。

最重要的是,送上娘之后,足足三十年,石城确实风调雨顺,再无洪涝旱灾,安稳得远近闻名,已经是附近诸县里最富庶的一个了。

不过是一年死二十四个女子,换得一城富庶,就算是许多痛失爱女的人家,心下有时也暗觉划算。

甚至有些人家,还巴不得自家的女儿被选中。

更有可笑的,怀着随便养养,就能献女、得嫁妆的念头,有些人家还少溺死了几个女婴。

于是,三十年来,石城也渐渐对此习以为常,以为素习。

难过者,无非每年被选中的二十四家,或者说,二十四个倒霉蛋而已。

小乞儿好奇地问一位正望着娘们唏嘘的石城老人“难道这些被献出去的女子,就从来没有人反抗过吗”

老人叹息“有啊。当然有。即使是娇弱女子,哪有真甘心去送死的”

“有志气的,任旁人哭哭啼啼,她就一声不吭。当时看送亲的都觉稀奇呢怎地不哭

谁知,此女竟然藏刀衣裙中,等到祭祀之时,割开绳子,要与河神拼个你死我活”

“回来了”

“唉,可惜。还是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