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张佳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6 章捉虫(第5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赵棉认真思考她的话,“没听说有招兵,不然写信问问舅舅?”

很多时候错过机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赵柯停下自行车,“邮递员消息灵通,等我什么时候再碰到他,跟他说一声,到时候要是有信儿,告诉咱们。”

赵柯没见过舅舅几次,舅妈是城里人,结婚十来年,一次没来过双山公社。

这种情况,她们尽量不去麻烦舅舅,姥姥在那头才不为难。

至于姥姥随军会不会受气,赵柯完全不担心,那是个比余秀兰同志有阅历和智慧的老太太。

“怎么不走了?”

赵柯说:“姐你进去买就行,我在外头等你。”

“你同学你躲着不见?”

赵柯纠正:“不是躲,她要是知道我不在轴承厂上班儿,见着我肯定要阴阳怪气,我懒得跟她掰扯。”

赵棉就一个人进去买东西,但不是一个人出来的。

赵柯的高中同学,供销社售货员段舒怡跟赵棉一起走出来。

赵棉给了妹妹一个无奈的眼神,赵柯脸上平静。

花枝招展的漂亮姑娘踏出供销社的大门,走得一步比一步摇曳生姿,一到赵柯面前,捂着嘴一串儿娇笑,幸灾乐祸地说:“赵柯,听说你失业了?要不你求我?我给你找找工作?”

好好的姑娘,偏偏不好好说话,赵柯嘴角不着痕迹地向下撇了撇,忽然指着她身后,“呀,老鼠。”

“哪呢?哪呢?!”

段舒怡当即吓得花容失色,跳脚。

赵柯迅拉着大姐上自行车,等大姐坐稳,一蹬老远。

段舒怡左右都没看见老鼠,见赵柯跑了,才知道上当,气得跺脚大喊:“赵柯!我跟你没完!”

赵柯车轱辘都要蹬着火了,留下一串爽朗的笑声,飞驰而去。

·

生产队大会当天。

七点,队委会房上头的大喇叭就开始循环播放队长赵山一本正经的广播:“所有社员注意,所有社员注意,所有社员八点准时到晒场集合,八点集合。”

赵柯家——

明明还有大半个小时,余秀兰就着急忙慌地坐不住,“咋还没回来,别晚了。”

赵建国端着白茶缸喝了一口热水,不急不慢地说:“她们姐俩一起回来都不到八点,她一个人肯定更快。”

“万一路上生啥事儿呢?”

这话赵建国不爱听,“你咋好的不想想坏的?”

余秀兰张嘴,“我……”

院外,赵枫的声音响起:“妈!我姐回来了!”

余秀兰刚才要说啥全不重要,瞬间门踏实,走出堂屋,催促赵柯:“你看你这灰头土脸的样儿,快回屋换身干净好看的衣服。”

赵柯让赵枫去送她帮村里人买的东西,然后便去收拾自己。

她换了件白衬衫,底下穿着以前厂子的深蓝长裤,边扎马尾边走出来,十分干净利索。

“你不描描眉再擦个口红?有气色点儿。”

又不是选美,赵柯逗余秀兰同志:“我再在眉心点个红点儿呗?多喜庆。”

余秀兰白她,“边儿去!”

赵柯拿了把梳子,沾上水,梳了几下马尾,就坐到桌边。

余秀兰拿了件罩衫给她,“给你穿在外头,别弄脏衣服。”

赵柯套上,抓紧吃饭。

七点五十,赵柯一家四口出现在晒场。

晒场上乌泱泱的人,一窝一窝围坐着说话,也幸亏是室外,要是室内,闹哄的能掀翻屋顶。

好多人跟赵柯一家打招呼,尤其年轻的小子和姑娘们,招呼赵柯的声音此起彼伏。

赵二奶一家坐在晒场最西边儿,瞧着她们家受欢迎的样儿,面上都有些不屑。

赵芳芳妈担心:“这些年轻娃,从小跟赵柯好得很,指定不会听家里的话。”

……

赵芳芳妈担心:“这些年轻娃,从小跟赵柯好得很,指定不会听家里的话。”

胡和志和赵芳芳都没说话。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