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有人不解,有人質疑。
直到他的學生幫他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本陳院士親手寫的日記,以及和他一起同住的友人的日記。
兩人的關係才被公之於眾。
但其實和陳院士有過多接觸的人都知道,他有個同性愛人的事實。
陳院士從未在這方面有什麼隱瞞,據他的學生回憶,每次陳院士在學校實驗室加班的時候,「師娘」都會來給老師送飯。
或者他們又取得什麼成就,在外面慶祝喝的酩酊大醉的時候,「師娘」也會在散場的時候來把老師接走。
他們私下喊「師娘」,葉先生也不會說什麼,只是紅著臉跟他們點頭示意,然後和老師一起離開。
而隨著日記被公之於眾後,大家也從好奇變成了祝福。
一個是有著無數發明在身,許多文獻巨著加持,甚至憑藉一己之力,將國民的平均壽命從改革開放初期的65,提升到如今的9o歲。
一個是被稱為國醫聖手,有著一身傳承下來的醫術,並且配合陳院士,研究出了許多西醫都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的藥方。
兩人所有的成就,足夠大家忽略大眾對同性群體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直至很多年後,他們的愛情依然被人稱讚。
他們並沒有死。
他們永遠活在大家口中,活在大家心中。
以愛情的形式。
(1這句話摘自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
番外作者廢話(可以不看)
這本小說到此就徹底完結了,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喜歡。
當初寫這本小說的初衷,是今年上半年看到日本在國內大肆收購中藥公司,中藥配方,以及大肆屯藥,以致中藥漲價的聞。
看到之後心裡感觸很多,所以就想寫一篇有關的小說。
在整個過程中查了很多資料,後來寫著寫著,就慢慢和外資與國貨品牌的鬥爭融合起來了。
仁心藥廠的發展,參考了雲南白藥發跡史(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參考的他們)
這本書不是爽文,不管是前面虐渣男,還是後面斗外資,都不是一次性就能把反派解決掉。
我不想寫的太過於誇張,就像男主的金手指,也是一點點輔助著用的,即使有金手指,男主也是通過自己的學習努力有了這些成就。
後面的商戰也是,其實最後的結果也只是讓外資沒有那麼猖獗,不可能完全攆走。
現實中,從7o年代改革初期外資進入我國,8o年代蟄伏,建廠,建實驗室,做各種調研調查,9o年代初期,國內很多國貨品牌出現資金周轉擴大規模等各種問題,加上當時的國家政策,允許國內企業與外資合作。
外資開始動手,通過合資,收購,入股等方式,將很多國貨納入自己旗下,從而對其進行改造,冷藏,削弱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曾經我們有將近6。5萬個老牌企業,如今堅持下來的,只有不到2ooo個。
所以有些時間線因為劇情需要,稍微改動了下,其實真正的商戰發生在9o年代。
還有,威爾遜這個角色形象,他雖然金髮碧眼,但他的很多做事風格,是日本和美國的結合體。
關於中醫,藥方,中藥有關的內容,我已經努力查資料了,但本人確實不是這個專業的,有些寫出來並沒有那麼真實,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了,千萬不要當真。
(安宮牛黃丸的配方倒是真的,這個藥確實是急救用的,也能治療中風,但真的不能長期服用,這個是處方藥,要以醫囑為主。)
這本書本質上就是一篇平平淡淡的溫馨小,沒有什麼特別的波折起伏。
其實一開始想了很多設定,後來寫著寫著就不想寫了(包括前面有的一些爭議,後來刪了也是因為自己想法變了)
爭議最多的,還是世界同化的這個問題,我一開始就想寫這個設定,所以很多人說我最後都沒有改。
為什麼oo3不提前和宿主說清楚,那我們換個問題,我們從小到大走過多少路,做過多少選擇,都會有人提前和你講清楚利弊嗎?
就算家長耳提面命的嘮叨,我們真的有聽進去過嗎?
陳晏初的穿書是他有了重活一次的機會,該怎麼去完成任務,是他自己的選擇,系統跟他講清楚利弊又能怎麼樣呢?
他因此就能不遇見葉然,還是因此就能不愛上葉然呢?
接受不了系統不提前說,不過是因為我們站在了上帝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覺得系統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最終的選擇不是系統幫主角做,而是主角自己下意識的,選擇了一條自己想要走的路。
看似被動,實則主動的一個過程。
很多人說這個設定有些可怕,我倒沒覺得,我只是想表達,人生路上總能遇上各種各樣的選擇,但不是每一次,都會有人提前提醒你。
你一旦選擇了這條路,以後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都要自己承擔。
大家不也都是這麼一路淌水走過來的嘛,有時候會走一些彎路,有時候會幸運一些,有時候也會後悔為什麼要這麼選,每一個選擇,都要面對這個選擇所帶來的相應後果。
這不就是人生嘛。
還有,關於為什麼要模糊上輩子的記憶,文中一直有提到,世界意識有清除bug功能,當一個穿越者或者任務者選擇留下開始,他她上輩子的記憶就會開始慢慢模糊,算是世界的一個自我保護。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