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军嫂简桑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各位夫人肯出手相助(第3页)

有贵妃珠玉在前,送女儿入宫是去活埋啊!黎谨修神采飞扬道,“穆将军此次征讨,大破番邦匪兵,将其脑于阵前斩杀,级悬挂于大周城墙之上。那番邦小王子,如今年仅五岁,难成气候。为求自保,他们阖族已南下迁徙至五百里开外。皇祖母,榆儿,我大周要太平上几十年了!”

蒋太皇太后微笑颔,“自从先帝时起,西南番邦就是我大周朝廷的后背之患。先帝在世时,就曾想过向西征讨,只可惜连年事多,朝廷无力远征。如今能将其驱逐出数百里外,且数十年内无力来犯,保得我大周安泰,实属大功一件了。”

黎谨修又向穆桑榆笑道,“你兄长,实在是个难得的将才!他当真不负朕之所望,朕果然没有所托非人!这次穆长远居功甚伟,朕可要好生想想,怎么嘉奖他。”

穆桑榆心头自是狂喜不已,只要哥哥平安康健的归来,余下的事都无关紧要了。

听了陛下的盛赞之言,她还记着身份忌讳,忙含笑回道,“陛下厚爱,此次臣妾兄长能立此大功,一则是陛下调度有方,二来是前线将士忠心卫土,奋勇杀敌,三则也是有各位大臣在京中运筹保障之力,非兄长一己之力。”

黎谨修微微点头,凝视着穆桑榆那巧笑倩兮的面庞,半晌忽的又回过神来,收回了视线,咳嗽了一声,“你们适才在说什么?朕来前,好似十分热闹。”

穆桑榆先看向蒋太皇太后,只见她点了点头,方才把先前之事讲了一遍,又笑道,“陛下,这也算得上巾帼不让须眉了吧?”

黎谨修:“诸位夫人虽是女子之身,但能为江山社稷着想,朝廷危困之际,肯于伸出援手,不知强过这世上多少须眉汉子。改日,朕在朝堂上,必要与那般朝臣赞许诸位夫人的功德!”

一群后宅女眷的捐赠,对于朝廷而言实则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她们既然都肯应声捐赠了,各家的家主们身为男子汉,再没有后退的道理。没得女人都出面了,男人还缩在后面。

再则,今日赏花宴上,各家的夫人小姐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珠翠满头,还与太皇太后贵妃献了不少贵重礼品,各家财力如何一览无余。

如此一来,那些个官员臣子,便越没有借口哭穷了。

黎谨修看在眼中,心中只觉甚是好笑。

那大理寺卿前日还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朝服上朝,安远伯四处跟同僚说家中如何艰难,夫人的头面都当了个干净,几乎就要上街要饭了。

然则今日一瞧,两位的夫人都穿金戴银的在这儿,仅是她们一身的饰,便价值数百银。

穆桑榆听出他话中玄机,向黎谨修进言道,“陛下,臣妾倒有个主意,不知陛下愿听么?”

黎谨修侧看她,薄唇浅勾,“贵妃的主意,自来都是极好的,孤自然愿意听。”

底下众人听着,心里直冒酸水,这叫什么话?

穆桑榆温婉微笑,“臣妾观诸位夫人,端庄守礼,贤良淑德不在古代贤女之下。值此社稷有难之际,各位夫人肯出手相助,臣妾以为朝廷当授予旌表,以表彰夫人们的壮举。”

黎谨修自是知晓她此言深意,微微一笑,“贵妃这主意果然极妙,明日孤就知会礼部,照此办理!”

蒋太皇太后看在眼中,微笑不语,这丫头果然开始上道了。

一堂子的妇人,有那悟性差、愚笨些的,这会子还在高兴,只当自己花银子买了一块牌坊,倒也值了。

有几个思虑深远的,脸色都变了。

这个穆贵妃,论起手腕比那老太皇太后当年还要狠上几分!

安国公夫人在底下坐着,脸色有些难看,适才她也出了五百两银子。

如今安国公府家道中落,一家子人坐吃山空,早已没多少闲钱,来赴个赏花宴还被凭空打了个秋风,这滋味儿实在有些不大好受。

片刻,她忽然向穆贵妃开口笑道,“贵妃,世子爷打了大胜仗,为朝廷立下大功,老身给您道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