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义诊(第2页)
尹狄目不斜视、语气平稳道:“今日是善女娘义诊的日子,平阳侯家的窦小郎君清晨就去了仁和堂。”
魏不绪的手一顿,“知道了。”
……
**
这次义诊去的地方是都城近郊的桃李村,从仁和堂到达桃李村花了大半个时辰。
桃李村因种满了许多桃树和李树闻名,只是如今尚不是桃李开花结果的季节,除了光秃秃的树枝没什么好看。
善若水她们到达时已有其他医馆的医师来了,碰巧其中还有善若水认识的回春堂的王医师。
看到善若水,王医师有些惊讶,上前问道:“善娘子怎么来了?”
善若水道:“如今我跟着和医师学习医术,他带我过来实践。”
王医师也是认识和医师的,问道:“新收的弟子?”
和医师道:“师父介绍过来学习医术的。”
听闻是张院使介绍的,王医师没再多问,只道:“善女娘于医药上很有天赋,我是望尘莫及。”
和医师也夸了句:“她的确很有天赋。”
义诊的地点定在桃李村村长家门前,这里已摆了六张案几。
和医师在一张案几后坐下,示意善若水坐到他身侧。
“等会来了人,你先替他们看诊、切脉,不要急着问他们病情。
你切出脉像后与我对他们的诊断印证,如果你切脉得到的结果与我诊断的结论相差较大你再问我。”
善若水点点头。
虽说医师诊病是“望、闻、问、切”
四个步骤,但她现在毕竟不是真正的医师,没到可以为病人诊病的阶段,所以“问”
这个环节她听和医师问即可。
没等多久,就有村民过来看诊。
人体疾病的反映特征很大程度表现在面部和舌苔上,善若水按和医师吩咐的先察看村民的面容,只见他面色苍白,这表示他气血不足。
善若水再察看了村民的舌苔,舌苔白而薄,这是气虚的表现。
不过这个村民除了说话声音有些无力外,倒没有咳嗽、烧等症状,呼吸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