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私募会所(第1页)
周瑁远携林子苏来到会所,前台看到是周瑁远,立即将二人带引至一个私密但很宽硕的房间,房间内已经来了十几位大咖。
周瑁远带了个女伴进来,为沉闷的商务场合带来了一缕春色,大家不约而同向他们投来注目,几个相熟的人过来和他握手寒暄。
林子苏安静地跟在周瑁远身边,像个“贤内助”
,帮他拿手机、提包。他递来的物品,也很有眼色的,帮他收纳起来。
遇到注目的目光,就礼节性的微笑颔,和周瑁远全程形影不离,这次他开始视情况选择性地给人介绍了林子苏,但也只是一句“我的助理小林”
简单带过。
这时,一个青年男人直奔周瑁远而来,大步流星,浑身上下就写了两个字:自信!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男人上来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先致以礼节性的握手寒暄,而是一点也不客气,直接就用英文和周瑁远交流起来,就像多年老友相见。
林子苏猜测他很可能就是高瓴欧,不由地多观察了他两眼。
此人有点高原少数民族的相貌,麦色皮肤,浓眉大眼,眼窝凹陷,鬓角较长,五官立体,脸部轮廓有型,型很像美国的西部牛仔,也许他还有一顶牛仔帽。
但比周瑁远,他看起来更粗犷和野性,周瑁远是经文明打磨和礼仪驯化过的产物,内敛含蓄,更多展现的是权贵特有的威严和深沉。
高瓴欧不像周瑁远喜欢商务装,简单的poLo衫休闲裤运动鞋,却掩盖不住他倜傥风流的卓越气质,着装是清一色的白,在一屋子深色西装革履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这大概也是他为人处世的特点——崇尚自由,做事高调,个性张扬,喜欢成为人群焦点,天生的演讲家,享受被人注目的感觉。
他的自信和桀骜,和周瑁远有得一比,却比周瑁远多了一份潇洒和不羁,没有周瑁远的刻板和克制。相貌虽不如周瑁远精致帅气,却是越看越上头。
高瓴欧交流中,看了一眼一直盯着自己的林子苏,林子苏不由地脸一红,赶紧低头掩饰了过去。
很快,二人结束交谈,那人去了演讲台,大家都各自归位,现场立时安静下来。
“各位尊贵的会员,我是俱乐部本季的rotatingpresident,我是百大财富ceo高瓴欧,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众人会心一笑。
他果然是高瓴欧!林子苏心想。这一口“英普”
还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和周瑁远有得一比,只不过周瑁远比他要好那么一丢丢。
“相信大家早就迫不及待在期待今天了,没办法,好项目不好找,而要进入咱们俱乐部,更是万里挑一,这可比找太太还要难!刚秦总跟我说,为了等今天,他在上京都待了三个月,嫂子喊他上床,哦,是回家,他都不回。好吧,为了秦总早日上床,咱们就言归正传!”
众人哄堂大笑,那个“秦总”
指着他笑骂。
屋子里,只有林子苏是女性,搞得她很不好意思,只低了头,但也更印证了心里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他身边人人都是荤腥段子手,自带挑逗调侃功能。
也许,周瑁远对我的调侃和挑逗,大概也是一种习惯或本能,并非针对,也不是“图谋不轨”
,而是不在意,不在意我的感受和情绪——这才是他的本质吧!
随后,高瓴欧推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多金属矿项目。
大概情况是嘉能地产花了7ooo万买下了西疆的一个多金属矿,想做多元化布局。
但今年嘉能地产的几个项目接连出现问题,导致现金流急剧缩紧,资金回暖最少也要等到两年之后,嘉能就找到了现在的买家。
但因为项目目前只取得了探矿证,而没有采矿证,买家也十分犹豫,便和嘉能商定他们拿到采矿证后,再行收购。
但拿到采矿证,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没有采矿证,正规的融资渠道都被判了死刑。
后来,嘉能的张总通过朋友找到了百大,希望百大帮他们融资。
百大接手后,派了项目组去查看嘉能集团的财务报表,认为他们矿业之外有很强的实力,所以百大给到的交易方案就是以明股实债的方式进行交易。
同时,为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嘉能还将在建的西疆商业综合体的底商做抵押。这个商业综合体,百大也做了尽职调研,回款能力预测很好。
项目需要募集7ooo万,回报率是21%,期限为8个月,俱乐部会员最低要求是5oo万起投。
第二个是百大和另一家私募公司共同起的,也是以明股实债的形式帮助一家互联网企业并购一个标的,总募资5ooo万,2oo万起投,回报率16%,一年期。
这个项目比较简单,没有上面金属矿项目那么复杂。
高瓴欧汇报结束后,大家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金矿项目上,毕竟周期短,回报高。
但考虑到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所以大家都纷纷提出疑问,由高瓴欧一一作答,高瓴欧事先也准备充分,基本每个提问事先都考虑并准备到了。
高瓴欧也让百大的工作人员准备好了募资的产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分给他们,会议进入自由探讨阶段,由百大的人一对一辅导答疑。
林子苏虽然做了大量的功课和准备,但对于他们所讨论的收益回报,什么明股实债,什么pe,什么债权,什么股权投资,什么上市,什么投行,什么风投……仍然是不知所以然,一头雾水。
倒是周瑁远轻车驾熟,和一众大佬侃侃而谈,林子苏只有聆听的份儿。
林子苏只道这样阶层的人,应该是相敬如宾,但看到他们为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时,也明白了很多真知灼见,都是在争论辩论中得来的,和辩论赛的规则如出一辙。
他们个个目光如炬,谈资围绕投资展开,口中动辄几百上千万,仿佛钱在他们眼里和白菜无异,对于月薪只有三四千的小职员而言,林子苏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金钱世界,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