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一段畅想(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大多数时候,对自身的长生的想法,反倒来源于希望有更长的时间对周围做出改变。
人的观念总是多变而复杂。
不过,现在,讨论这些没什么意义。
因为,他就要远去。
令他颇为奇怪的是,公主对此事也有所感。
“你害怕吗?”
沈三问问道。
已经有许久没有问过什么问题,沈三问自诩是很了解公主的,至少来到苏州之后,两人的相处,很多时候来源于懂,而不是问。
语言是人类为了交流创造出来,解决沟通不畅的工具。
最终,却让交流蒙上了更多的色彩。
因为情绪和背后的思想有时候扛不住太多的询问,特别是淡泊宁静的人不见得喜欢某种嘈杂。
虽然这个问题还算必要,公主到底是给出了回答。
带着浅笑而又必然,语言坚定。
“死亡或许只是新的开始,我,并无未尽的心愿。”
沈三问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了解一个人,无论多么在意,多么认真的去揣度和倾听。
大概,人唯一能了解的人只有自己。
愿意交流和能够交流,远远比不上理解和懂得。
也许是一个人不做事业闲下来会想的很多。
“其实我一直好奇,年少的时候,你为什么会看重我。”
这大概是沈三问心里一直有个解释,又一直没办法解释,甚至没办法开口询问的事。
或许有某种必然,但是他难以相信。
公主笑而不答。
“未来,也期待与你相遇。”
若有来世,我也期待。
纵然今生并没有残缺,来世也可以相识相知。
不过,再来一次,沈三问不会选择如此。
他也许不会再龟缩于一地,钦羡战场的热血,朝堂的争锋,而是以一己之力开创更好的世界,改变所有的悲剧。
虽然理想主义,但是绝不后悔。
三月后,秋日,阳光明媚。
四季流转,各有各的景象。
不过秋天,永远都有他磨灭不掉的寂灭。
树叶枯黄,衰败过后,再迎来新的一年。
或许是老了,沈三问与王彬提到了书中的事,历史书当中的。
“我给你讲些故事,告诉我你的答案可好。”
王彬欣然同意,听故事,他一向是特别乐意的。
沈三问说:
春秋战国秦国,人命不如草芥,征战不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若是有强大的机关术,甚至如今的知识水平,就可以在某方面轻松碾压土著,至少借助如今所见,做个富家翁还算容易。
汉朝,将相封王裂土,内政平息,外部也是空前强盛,丝绸之路新开,将知识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将外族的一些特产传入,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汉末三国,文臣谋士纷纷出世,魏蜀吴三国鼎立,无论是做个贤臣良将,还是个人想要角逐天下,都是特别适合争霸的土壤。
若再有一国,姑且称之为宋,君君臣臣礼教严明,经济达,文臣地位然,民间富庶繁荣,但是武力羸弱,以钱币换取边疆安宁,也是大有可为。
你,会选择去哪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