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2页)
许辉问道,这是他要负责的地方,大量生产就需要调整生产方向,国防工业是国防部和工商部双重管理,恰好,刘一鸣和许辉分别是两个部门部长。
“第一批生产三万支,给部队换装。”
这款枪长度适中,刘一鸣准备干脆让6海军都用统一步枪,骑兵?南华还没有这个编制,只有通讯兵和后勤有马匹,特务营都还用两根腿到处跑呢。
“那要扩大规模了。”
许辉说道,正好,要钱。
“现在是什么规模?”
刘一鸣问道。
“日产量在三十支左右,不仅枪厂,其他配套厂也得扩大规模。”
许辉说道。
“全部按照五倍规模扩大,机械设备年后就到,多培养工人,方便上手。我会再拨款二十万英镑给你们,把枪厂打造成产业链,一个厂负责几种零件的生产,熟能生巧,提高度!”
刘一鸣叮嘱道。
“行!”
钱解决了,设备解决了,许辉答应的很干脆。
“带我看看子弹。”
刘一鸣响起小口径步枪的劣势。刚才看见好像就不太对。
“这儿。”
许辉从兜里掏出一个弹夹上面夹着五颗子弹。
刘一鸣做的是6。8毫米,这是为了提升弹药携带量,正常行军单兵携带2oo轻轻松松,弹药包12o,背包装1oo,轻松愉快。重量也和一百二十11。43的马提尼差不多。
目前生产的是仿造马提尼凸底缘弹壳,本来没什么,反正是过度阶段的武器,但是要定型,肯定就不行了。
因为刘一鸣准备加快度,点出半自动步枪和轻重机枪,重机枪还能重新设计子弹,到时候使用无底缘就行,但是轻机枪总不能还要单独使用子弹吧?
“子弹改成无底缘弹,有困难吗?”
刘一鸣问道。
“加工,没有合适的加工设备,现有的都是从印度,新加坡买的二手货,和其他还好,弹壳生产这个改不了。而且现在更改,产量会大幅降低的。”
许辉说道,这段时间,许辉疯狂的补充军事知识,子弹也有所了解。不过他不觉得这有问题,慢慢压子弹嘛,也是,凸底缘子弹到二十世纪末都还有使用。
但是刘一鸣知道凸底缘子弹的劣势,刘一鸣起码二十年内不能和人拼人数,那就需要更强的火力,至于无底缘子弹的缺点,对刘一鸣来说不算什么,不过是铜合金的问题,刘一鸣有一大堆合金配方,总有合适的。
“新设备很快就到,就用无底缘子弹,另外,弹头!”
其实弹头才是大问题,刘一鸣没有这东西的资料,只知道大概模样,还有,不是单纯的铜块儿,而是多层合金。
“试一下这种图案的弹头,肥皂可以用来测试子弹的杀伤力,你们找一下,什么样的弹头才是最合适的。”
现在南华的弹头就是圆柱体,最顶端是个椭圆,不论是6。8还是11。43,都是如此。风阻系数大,远距离弹道着实感人。
刘一鸣也没有具体参数,只能让他们试着做一下。
“司令,那个叫理查德的美国人在找你。”
刘一鸣还想和一堆技术员说一下子弹的事儿,杨参谋就来叫他。
“我还有点儿事,你们慢慢试,枪机和弹仓也改一下,适应无底缘子弹后,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刘一鸣知道理查德找他干嘛,但是刘一鸣不明白,理查德怎么考虑了那么久?
“步枪就叫qb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