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拯救北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王家有子 意欲成圣 第八章 狠人赵德显(第2页)

像这样的食客文士,高府还有一堆,大不了回去再向他那太尉老爹讨要一个便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还不如他那八百两银子要来的心疼。

说完便不再理睬脚下这个满眼哀求之人,带着一壮丁和朱汝贤就此离去。

青袍文士瘫坐在,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万般维护的衙内把自己抛弃离去,眼神也随着他们的走远而渐渐失去焦距,出奇的没有吵闹,只是坐在上茫然的看着前方已经没有了人影的树林,连王智等人走到他的面前也没有丝毫波动,落在这群凶神恶煞的人手里,他已经认命了。

“喂,本堂主不杀无恶之人,你是何人,家居何,做过什么恶事,都如实招来,好让本堂主知道,以免日后本堂主功德谱上少了一。”

王智站在他面前颐指气使道。

其实王智也没想把他怎样,只是想打一顿出出气了事,但是看着此人被自家主人抛弃的凄凉模样,却又蓦有些心软了起来,没办法,谁让他王大善人就是这么的悲悯人,就是这么的……嗯……好心肠呢。

青袍文士听着王智这番话也没有多少杀意,眼睛里又生出了些色彩来,于是便没有隐藏,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某名叫赵德显,家是庐州府人士……”

随着赵德显的娓娓道来,王智的眸中渐渐显露讶色。

人才啊!

原来这名叫赵德显的青袍文士乃是崇宁四年便考中了举人,能在文风盛行的庐州府万千学子中杀出一条血路考中举人那都是一等一的狠人呐,记得本朝已故的文人大儒刘筠,还有那青史留名的包孝肃包拯,还有……呃……等等,这些可都是庐州府人士,而看赵德显的年纪,在崇宁四年左右不过十七八岁左右,未满二十就中了举人,这在本朝科举史中也是不多见的啊。

可惜赵德显生不逢时,崇宁四年正是本朝科举取士的最后一年,当其春风得意自信满满的赶到汴京城准备来年春闱会试金榜题名的时候却被告知科举……没了!

是的,科举在崇宁五年的时候被取缔了,取而代之的是太学‘三舍法‘取士,像赵德显这类有举人功名的学子可以直接进太学‘上舍‘进修,只要公试合格也可以直接做官。

可是这三舍法考试可不仅仅考学业,还要看品行,问题就出在这个品行上。

赵德显自认品行是没有问题滴,但是太学学官可不这么认为,这丫尖嘴猴腮三瓣短须一看就不似什么好人。

就这样,赵德显因为‘品行不端’公试不过,当年就被降级为‘内舍’学子,第二年降为‘外舍’,第三年……太学除名。

可别认为因外貌就判定一个人品行是否端正是儿戏,这在我大宋朝期间还真就是正理,只要你有一个好样貌,再养一把好胡须,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靠着脸蛋吃饭了。

就有这么一出实事,话说北宋钦宗年间,朝中有一小官,名叫解习,样貌堂堂,配有二尺美髯,长得在当时那叫一个一表人才,就被时任宰相唐恪一眼看中推荐给钦宗,钦宗当场就提拔为龙图学士,并派到河中府抵御金军进攻,你让一个整日只会书书写写其他啥也不懂的小郎中直接去战场指挥战争,这不是开玩笑呢嘛,果然,没过两月就城失人亡了。

还有太宗时期的宰相寇准,就因为长着一副刚正不阿的样貌和美髯,才三十岁就被太宗提拔成了宰相。

有宋一朝以貌取人的事迹多到不可胜数,因为长得奸猾而被逐出太学这种小事都排不上面的好不好,到哪都没理说去。

被逐出太学的赵德显不甘心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老家,他丢不起那个脸,更对不起家乡所有为他付出过的人,他可是家乡公认的神童,是家族里唯一的希望与骄傲,他的父母为了供他读书,甚至把他年幼弟弟妹妹都给卖了,可就指着他赵德显出人头光宗耀祖,当他背上行囊在家族众人希翼的目光中离开家乡的时候,就曾暗暗誓,这一去汴京不混出个人样来,誓不还乡。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他失败了,他不甘心,他卑躬屈膝着在汴京城里到处拜访名士高官,可都因为他的样貌被一一回绝。

十数年过去了,他依旧庸庸碌碌,只能在街头摆摊为人抄书写字为生艰难度日,他一直不敢给家里写信,生怕被家里人知道他现在的模样,那数十年如一日的三瓣短须或许就是他最大的坚持了。

直到有一他听闻那高俅高太尉也是出生寒微,便想着去试上一试,这一试果然有所成效,不过高太尉也不甚喜他样貌,只是惜他才华,便把他安排在三子门下做个书画食客。

而后就是现在这番情景了。

群贤听完赵德显的遭遇也是有些同情,虽然他们的遭遇大多更为苦难,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理解他人苦难,怜悯苦难。

“啊,这……”

王智本想收拾他来着,听着赵德显这一番遭遇,显然已是下不去手。

“你可知道,我家堂主这番留你下来并不是想害你,而是想救你。”

听到这番话赵德显明显是有些错愕,有些呆呆的看着说话的常青。

而王堂主本人王智,此刻也是有些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