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荆天棘地1(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摘录于《论语》)
——题记
我带着全优的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一只受伤未愈的胳膊,回到了海龙舰队报到。舰队干部处处长说:
“你呀,毕业的时机不是很好!目前舰队政治机关没有相应空缺的政工位置,所属各支队也不愿意配干部,你还是回驱逐舰八支队吧,那是你的老部队,人也熟悉,工作起来方便些。好吧?年底干部转业的时候,如果舰队机关有合适的位置,我们再考虑,你说呢?”
处长就是处长,说话滴水不漏,我当然能听出那是托词,可我没得选择。
回到支队后,已经是意料之中的物是人非了,支队常委班子中一大半的人,我已经不认识了。新来的赵政委仔细地看了我一眼说:
“你就是王玉成?回来啦?!挺好!你可是支队政工干部中正儿八经的高学历干部,好好干!踏踏实实地干,啊?”
“嗯,政委,我离开部队整整两年,我也想在工作中检验一下我的学习成果,以后,还请政委多多指导!”
“你以后提升使用,我们这一级已经说了不算了,你好自为之。”
“哪能呢,政委,再怎么说,支队党委是有推荐使用意见的,而且,很重要、很关键的!我懂!”
“你这次在院校学习,应该是舒舒服服地过了两年,在使用的顺序上,在单位工作的同志恐怕要排在你前面的。你得有个思想准备!”
“……”
我的心“咯噔”
一下。
这是什么道理?按照政委的说法,我是去院校享福去了。我忽然有一种被如弃敝屣的感觉。想想自己当初不顾一切的脱离了工作,在景和市手胼足胝、潜心研究的日日夜夜,原来的自豪感立刻变成了一种负罪感。两年前,舰队干部处李处长在我任职和求学问题选择上的高深莫测的一笑,闭眼摇头叹息的情景,立刻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似乎有点读懂了当年李处长的心情了。
我被配为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分管宣传和保卫工作,我也只能是偃鼠饮河了!
8月份,东平省军民共建平安东平的表彰会在中泰市举行,支队被评为军民共建平安东平的先进单位,我和保卫科田科长参会。
在会场主席台就坐的唯一一位军方少将、海龙舰队吕副政委,却一直打着瞌睡,特别的扎眼,和整个会场气氛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地方领导一个个都精神抖擞地坐着,聚精会神地记着什么。会场上还有6军、空军的领导干部,人家会怎么想呢?
也许,长是病了,不舒服。我这样想着。
下午,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到眉山参观。眉山位于中泰市的中部,主峰大王顶海拔有18oo多米,为群山之。眉山山势叠嶂,形体厚重,在苍松、巨石、云雾的烘托下,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在眉山极顶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古宫建筑群,那就是被誉为道教圣地的红霞寺,中泰市委张书记说,这里的主持算卦很准,军地很多领导都来过这里预测过官运,并鼓动我们舰队吕副政委也去算一卦,长半推半就的进到里屋,卦象如何,不得而知。
到了唯我独尊的景观石群,再有几十米远就到大王顶了。我想体验一下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于是加快步伐就往上走,保卫科科长一把拖住我,小声而紧张地提醒说:
“别上去了!”
“怎么啦?”
“你看看一起来的有上去的吗?”
我环顾四周,倒也是,一起来的人都不见了,就好奇地问:
“人呢?为什么?”
科长神秘地说:“到顶后就到顶了,仕途就到顶了……”
这是什么学问?我有点好笑,并抬头看看大王顶上的人,心想,难道他们都是平民百姓,不怕仕途风险?
“没那么玄乎吧?”
我还是要往上走。
科长死死拽住我不放手,说:“你今年正团六年多了,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其实,科长今年是最后一次使用机会,他笃信不疑,我也信一次吧,不过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我扭头又看了一眼大王顶,有点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