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心痕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沸反盈天5(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有点忐忑,感觉自己写得有点跑题,小声地朗读:

“队里棉花垒成尖,

踩着花堆能上天。

撕块白云擦擦汗,

爬上太阳荡秋千。”

“嘻嘻……白云怎么擦汗?”

“哈哈哈,就知道玩,还荡秋千,不怕烫啊?”

“别吵吵,同学们不要笑,我们分析一下,王玉成的诗听起来不像样子,踩着棉花怎能上天?白云怎么擦汗?太阳怎么能上去玩?是吧,但是,这诗采用了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看似写自己怎么到太阳上去玩,实际上是写贫下中农的棉花获得了大丰收。模仿了我们课本上毛主席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写法。”

经老师这么一解释,大家不笑了,朱兰花低着头,用眼睛的余光瞥了我一眼。其实我写那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就感觉挺顺口、好玩。

接着,没有人主动言了,老师就点名:

“关长秋,该你了。”

关长秋磨磨蹭蹭地站起来,自己在那儿先笑,就是不肯念。

老师走了过去,拿过他的作业本,念到:

“我很喜欢摘棉花,

棉花就像白泥巴,

这边蜻蜓到处飞,

那边青蛙叫呱呱。”

“哈哈哈哈”

同学们狂笑不止。

老师也笑了,说:“这个不行,这诗看不出你在摘棉花,只知道你趴在水沟里抓青蛙。回去重写,明天给我。”

周老师一看还有时间,继续说:

“同学们还可以说说,通过开门办学,还有哪些收获?”

“老师,贫下中农偷棉花,占小便宜,没有那么多的好品德!”

洪晓伟还记得挨吴招娣一顿打的事情。

“就是,还骂人、打架。”

“干活还磨洋工!”

大家七嘴八舌。

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同学们,你们才干了几天的农活,你们看到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不是贫下中农的主流,他们的主流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革命精神,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

中午放学了。

我路过“眯眼”

家,看见他家的门口围了很多人,叽叽喳喳、哭哭啼啼的,一打听,原来是昨天下半夜梁礼娥在自己家里房梁上上吊自尽了。什么原因呢?我不敢猜测。

“老狂子”

来了,老泪纵横,大骂“眯眼”

“你个杀千刀的,没有用的东西,活生生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怎么弄的。人都上吊了,得多大的气性?多大的委屈?啊?这日子还怎么过?”

“昨天小娥跟人打架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