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年代之女刺客来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第77章(第1页)

气温开始回升了,雪开始化了。

安安做了个调查表,让各建设小队帮忙统计下,之前教大家的锻炼动作和穴位有没有用。结果是好用,就是“一般”

这样的选项都没人选的。

这倒不是因为碍于情面不好选别的,而是大家真觉得有用。可能是因为新鲜事物又是对身体好的,也可能是因为猫着冬没其他可以做的,大家互相监督着,天天锻炼,互相帮忙按摩。

结果天气最冷的时候,效果出来了一家人觉得今年伤患处没那么疼了,没什么。两家人呢,觉得是凑巧。几乎家家户户都说呢这个冬天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人小宋医生教的东西了每个有伤患的人只要认真做了,都体会到了改善,能闭着眼睛瞎说没效果吗

于是,等路上能易于出行的时候,师部收到了安安的结论调查表,以及一份关于流动服务站的计划报告书。对于这份细致考虑周全的计划书,几个师部领导没有再满意的了如果手底下每个办事的人都能有这水平,领导简直要躺赢啊

意思的询问底下的农场有没什么其它想法啊

有啊,能不能第一个来啊,等了一冬天了

去被别的农场拍晕。

于是,安安去看完老师后,又开始忙碌了。留下各种贴好功效的瓶瓶罐罐的药丸,坐镇建江农场卫生所。自己带上学员跟着按顺序轮到的农场的车子,到处去服务了。

这个年代的人再忙碌都不觉得辛苦,只会觉得光荣学员就是示范了一天动作,都还是活力十足的。学员的家人,那个骄傲啊,不止农场里的人羡慕,这还去了别的农场露脸了。咦,这农场有他二表叔那头的亲家昵;这农场有自己原来同排战友呢每天出门都精神百倍啊

安安做的事,也被师部作为典型先进个人事迹,上报了到了省里。省里一看,年纪这么小的支边女医生,这事办得这个好啊,全国估计头一份,上报到了京都。

等安安知道时,已经是一个月后,在书记办公室里看到全国日报的时候了。

安安看到报纸时,第一个念头,玩大了

青山农场。

“老刘老刘”

一群地里干活的人,听见声音抬头一看,就看见大老远,老郭拿着一份报纸挥着,跑了过来。“上来快看快看你家安安上日报了”

一听,不仅老刘夫妻俩,大家都离了地里,快步走到了田埂上。

“哎呦真的是安安这小姑娘”

“厉害啦”

“老刘,你这人啥运气啊”

刘一刀夫妻俩看着照片里的白大褂,看见文章里的宋建宁,眼睛都快沾上报纸了。

“报纸送我了”

说着就要藏起报纸。

“不行放手我就这份,得自己留着呢”

两人还不敢用力,怕把报纸撕坏了

“这我徒弟的报道你留啥”

“这是我认识的小姑娘凭啥不能留了”

“哎哎我说你们别争了赶紧想办法买啊我也要一份”

“你个老曾,你要啥”

“嘿小姑娘我也认识,还给我送马甲了”

“我也要”

剩下的人都说道,老张父子忍到后面才跟着叫着也要一份。

慢慢地,大家的旧部都找到了地方,或多或少都能收到些东西了。一份报纸钱还是有的。

安安都没想到,接到青山农场的第一个电话,是让自己想办法买到报纸,关于自己报道的报纸还要二十份心里都方了

话说,现在要买报纸还真的不好买。因为安安上了报纸,是安安个人荣誉,更是整个兵团的荣誉啊。而且安安不是还去了军团所属的农场里服务,大家都觉得咱和人小宋医生是认识的广播一报道,佳市的报纸可不是卖脱销了吗

报纸上的图片是安安到师部授课的时候拍的,其它农场的人,特别是建江农场的人还不服气了老久呢,人小宋医生又不是你们师部的人,怎么用了在你们那的照片了

“小宋啊,上报纸啦连带咱农场都上报纸啦”

安安现在走哪都能听到恭喜的话。

安安好不容易回到卫生所,就看见了喜滋滋的老刘、办公室老大姐和一众学员。

“咱要贴一份报纸在诊室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