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方云火烧雪峰寨 小红误入将军府(第2页)
忙叫小二牵马去马厩,准备草料,自己将碧云亲自引进店来,安排食宿,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碧云等匆匆用过早餐,便嚷着要进城,令刘尚与张文生留守客栈,看管好财物。刘尚也吩咐兴阳和方云好生守护盟主,不得有失。兴阳、方云道:“你就放一万个心,要是盟主少了一根毫毛,凭你处置。”
碧云也笑道:“我还是两三岁的孩子么,你这手掌大的城,我还能丢了?”
刘尚看着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月芳和小红,道:“我不放心的是你这两位女将,这么招摇,怕是个惹祸的太岁。”
碧云嗔道:“她俩个,自有他男人守着,要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刘尚便不再言语,看碧云等人兴致致而去。
碧云等进了城,先到了集上,只见进城赶集的人也不少,不管是汉子老妪、青春少妇,全都是乌衣乌裙乌头帽,脚上穿的是用笋壳编织的草鞋,背着一个竹织的背篓,里面装着毛皮野兽以及从山中采来的山货药材,到城集镇上来兑换盐巴和生活用品。孙碧云等几个婆娘穿着异样,衣着鲜艳,容貌秀丽,便吸引不少好奇的目光,一些男人色眼呆看,恨不得将这几个女子一口吞了。
到了街市中心,一时人山人海,兴阳、方云只顾护着碧云,深怕有失,转眼之间,就不见了两位夫人。谁知月芳和小红早从东街走到西街,快到西街尾头,忽见一座上好的住宅,气势恢弘,方门廊柱,一色青砖青瓦,屋顶斗拱上,雕着金凤黄龙等各色鸟兽,门前立着的大牌坊上,刻有“将军府”
三个金烫大字。徐小红道:“这小小的县城,哪来的将军府!好是气派!”
月芳道:“兴许是哪个将军的故地,管他什么鸟府,我俩就去瞧瞧,又怕什么!”
二人到了门前,只见院门前有两个护卫守着,见小红和月芳在门前探头探脑,便上来呵叱,刘月芳正要作,这时从外面走来几个骑马的,为的是一个穿白袍绣红花的年青公子,一见两个女子在门前被两个护卫阻拦,不禁细细瞧了瞧,这一瞧不打紧,一时遍身酥软下来,心里道:天下竟有如此美貌女子!穿着如此鲜艳!一时不知是何来历,便慌忙下马,挥手让护卫闪开,向月芳小红施礼道:“不知二位小姐从何而来,到我府上何事?”
月芳不想理会,拉着小红要走,小红不知高低,回公子道:“你又是何人,打问人家姑娘作甚!”
这公子笑了笑道:“才看二位小姐想进府游玩,这便是我的家,我便领二位逛逛,如何?”
小红哪把这公子放在眼里,道:“你就是这府里的么,那就有劳了。”
拉了月芳,跟着公子进了府来。
不料这公子见二人入了府门,便令门卫将大门一关。月芳心里明白,仗着一身功夫,也不作声,跟着这公子到了一座庭院,只见眼前假山峥嵘怪异,水沲浅水鱼游,四面小楼叠叠,回廊曲径通幽,松竹翠绿欲滴。那公子还要将二人往里面引,月芳道:“多谢公子厚意,我等就到此为止罢,就此告辞。”
说完便往回走,那公子道:“既然好不容易来了,也得到府上喝口茶,以尽地主之谊,岂能就这样走了?”
月芳懒得理他,拉了小红,只顾往门外走。却听那公子冷笑道:“两位小姐好不知礼!我堂堂将军府,岂是你等想进就进,想走就走!”
话未说完,就见前面一伙人挡住去路。月芳见状,强忍了怒火,对公子道:“你不放我走,便想如何?”
公子一听,呵呵笑道:“你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子,闯到我将军府来,岂不是老天送来的艳福,如此美事,我若白白放过,岂不违了天意!”
徐小红早已气得七窍生烟,冷笑道:“只恐这不是老天给你送艳福的,是来给你等这帮不屑之徒送命来的。”
公子一听,也不答话,喝令众兵丁前来捉拿,众兵丁不知高低,一轰上来,被小红性起,抬起一脚,将第一个到身前的一个兵丁踢了个大翻身,又扑上前去,三拳二脚,只见这兵丁已是七窍流血,奄奄一息,众兵丁一见,一时惊得不敢再动弹。月芳一见,也飞奔上前,要来拿公子,公子一惊,慌忙脱下长袍,露出一身贴身紫衣,对兵丁喝道:“你等且退下,不要伤了到口的肉,待本公子亲自将她们拿进府里。”
说完,轮起双臂上来,刘月芳、徐小红一看,晓得这厮也是个练家子,两人同时冲上去,三个打成一团。
却说碧云同兴阳和方云也来到两街尽头,没见到月芬徐小红,不免慌张起来,正要打听,见眼前有一座将军府,门前站着两个护卫,方云便上前打问,这两门卫平时只见街上的人无不对他敬畏三分,见了他们只会远远避开,哪曾见还有人竟敢上前来打探的,便恼怒起来,喝道:“你长了狗眼了么,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敢来打探!”
另一个挥起长枪,冲方云道:“快快滚远点,小心你等狗命!”
这可恼了身后的太岁小霸王,也不答话,飞步上来,将那挥枪门卫手上的枪一夺,摔出老远,又一挥拳,不想因下手太重,这门卫一声没吭,倒了下去,又上前伸手卡住一个护卫的喉咙,道:“我只问你,可看见二个穿着鲜艳衣服的女子?”
这护卫被卡得太紧说不出话来。孙碧云道:“兴阳先放手让他说。”
兴阳放下手。那护卫战战惊惊道:“有二个穿着鲜艳的女子已进府中去了。”
碧云等一听,明白应是月芳小红等无疑,道:“进去看个究竟再说。”
带众人进了府中,远远听见打闹之声不绝,慌忙赶过去一看,就见月芳与小红正与一个年青公子打成一团,难解难分。见这二人早已乌散乱,遍身香汗,那青年一忽打徐小红又一忽打刘月芳,左奔右跳,游斗自如,身手不凡。孙碧云一见,悄悄取镖在手,向那少年打去。碧云因不知底细,不想要了这少年的命,只想镖示警,就见那飞镖正好划破了那公子头皮,谁知这公子哥全然不知,直到头破之处血流下来,用手一摸,才知遭人暗算,不禁大怒,一见身前站着三位英雄,二男一女,喝道:“是哪个狗胆,岂敢暗算本少爷!”
易兴阳见这厮在同夫人对阵,早已气怒,道:“好一个狂徒!竟敢与我的夫人动手,真是胆大包天!”
冲上阵,声落拳起,那少年反应极快,身子一躲,易兴阳一拳落空。这少年冷笑道:“又来一个不怕死的!”
挥手应战,二人一来一往斗了十几个回合,那公子哪是兴阳的对手,早已疲于招架,眼看凶多吉少,一家丁见情形不妙,急忙向后院跑去禀告老爷。
且说这将军府,住着原是本朝一位回乡颐养天年的将军,姓李名云,现已是过了花甲之年。生有五个儿子,大儿子顶了他的职位在外作战,二儿子在辰州经商,其他三个儿子陪他在家。虽说年迈,却不忘练功,三个儿子在他的传授下,十八般武艺个个精通。这溆浦县城上至县令下至百户,个个对他畏敬三分,就连辰州路府总管守将也要每年不时来拜访看望。
这李云有晨练的习惯,在家的儿子一般都要陪他晨练。这三个儿子中,老三老四在家各有分工,老三主管县城的商铺,老四打理本府大小事务。这两个倒也安分守纪,无事就陪伴父亲。而李云最小的儿子老五,名叫李小成,是小妾所生。这李小成虽说不是出自正室,但从小受李云和母亲的疼爱,加上他天生聪明,功夫也不俗,身手在家中两个兄长之上,深得同父异母的兄长喜爱,从而养成纨绔公子习气,在外行事放荡,常纠集一帮弟子作恶取乐,这县城好看的姑娘和少妇没少受过他的糟蹋。
这李云正在后院赏花怡情,突听前院打闹之声,就听一家丁慌忙跑来报道:“老爷不好了!前院小少爷与两个女子打起来了。”
李云道:“两个女子,你慌什么!”
那家丁道:“老爷快去吧,那两女子又狠又凶,已三拳两脚打死了我一个兄弟,小少爷怕打不过她二人。”
李云一听,大吃一惊,忙喊声老四李小雄,两人操剑在手,一同来到前院。此时易兴阳和方云已赶了过来,只见易兴阳正缠着李小成厮打,拳拳落在李小成的身上,李小成平时的傲气早以荡然无存,被对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李小雄见状,不等父亲话,就冲上前去相助李小成,这边方云一见,就奔上前来迎着李小雄接战。兴阳打得兴起,几拳下去,把个李小成打得口吐鲜血,昏死在地。李云一看,气得肺炸肝裂,手执长剑向易兴阳奔来,孙碧云一见,喊道:“兴阳小心。”
一边冲进圈内,忙令徐小红去报告刘尚,自己闪在一旁,冷静观战,准备危急之际,随时出镖,以解二人之危。刘月芳只得紧紧护着碧云。
这方云与李小雄相搏,李小雄仗着手中有剑,对方却是赤手空拳,哪里把对方放在眼里,挥剑杀来,方云左闪右躲,也是险象环生,那李小雄见对方只是躲闪,正在得意,却被方云觑了个破绽,飞手抓住对方持剑的手腕,顺手夺过剑来,一剑斩下了李小雄一只右手。方云收剑,便与易兴阳共斗李云。哪知月芬早已气恨在心,见方云是想留下这公子一条命,哪肯罢休,冲了上来飞起一脚,正踢中李小雄胸口,李小雄口吐鲜血,一命呜呼。那李云见二个儿子死于非命,犹如疯的雄狮,怒吼一声,挥剑同兴阳和方云拚起命来,虽是年纪已大,却力战两将,毫不退缩。碧云在一旁观看,不禁暗自佩服。
三人正在激战,却听门外一阵喊杀声和脚步声传来,原来是李府管家早已出门报官,又亲自告知老三李小虎,李小虎一听,忙随同县衙的捕快急急赶来,包围了李家大院,又率府上的兵丁和捕快来前来相救。这李小虎只见老爹正在力战二人,忙举刀向兴阳砍来,后面一群土兵捕快也冲了过来,孙碧云和刘月芬见势不妙,二人一齐出镖,手起刀落,走在前边的两个兵丁应声倒下,碧云同月芳从兵丁手中夺过刀枪,一面杀向土兵捕快,一面抢过一支长枪,丢向易兴阳道:“接枪!”
易兴阳接过长抢,如鱼得水,又与李云杀了起来。
李小虎只顾同兴阳和方云砍杀,还不知两个兄弟已被易兴阳和方云杀了,突然听老管家一瞧老四和老五都躺在地下,身边一滩鲜血,李小雄还被斩断了一只手,惨不忍睹,不觉嚎哭起来,李小虎一听,心中一惊,一时分神去看管家,被方云一剑刺进左肩。这李小虎也不愧将门之后,虽中了剑,却不顾伤痛流血,奋不顾身向方云砍来。方云哪容得对方猖狂,手持长剑攻防兼备,杀得李小虎是左跳右躲,毫无机会出手,斗了二十余回合,李小虎已是血流如注,面如白蜡,精力耗尽,倒了下去,方云再复一剑,杀了李小虎,转身来助碧云,向兵丁杀来。没想这李云见三个儿子不到片刻相继而亡,自己又斗易兴阳不过,已是筋疲力尽,心想不如一了百了,反手一剑自尽身亡。
可叹李云一个地位显赫的将军,一生沙场征战,在他枪下不知死了多少英雄豪杰,没想到了古稀之年,正是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因教子不严招来横祸,与三子同归黄泉。
李云父子相继而亡,这一群土兵和捕快一看大势已去,这对手又个个凶如虎狼,正想退出,谁知正在此时,府门外又传来一阵阵马蹄声。这正是:
义军姐妹太招摇,引来恶少惹横祸。
不是义军太无情,自有报应在今朝。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