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红楼之我为黛玉长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 甄家被抄(第2页)

但永安既然没有主动说,她也不会主动问就是了,再亲密的关系也不代表事事要知道。

甄老太妃的丧仪如赵太后虽说,前前后后的折腾了一个月,不过李长宁才几日,就被赵太后托病叫去侍疾了。

甄老太妃丧仪期间,昌明帝去了大明宫请安,最后两帝却不欢而散。丧仪才到尾声就传来了江南那边的甄家被抄的消息,甄家老小即将被押解进京受审。

众人一算时间,只怕这位甄太妃才死,皇帝就下旨抄家了,而带队抄家的官员就是前几年因为弹劾甄家被贬金陵知府,也是新任的巡盐御史。

甄家被抄在京里自然是引起不小的波澜的,甄家赫赫威名,就是没在京中,也是无人不知的。四次接驾听起来何等显赫,若非深得上皇信任又怎会有如此殊荣,谁曾想,当今居然说抄就抄了。

还有不少人家在甄家女眷进京的时候是收过他家的礼的,这些人家战战兢兢的过了一些时日,现昌明帝并没有牵连他们的意思才放下心来。

至于上皇自然是被昌明帝抄了甄家一事气的不行,可偏偏昌明帝为这事准备良久,各方面的证据十分充足。

上皇看着昌明帝呈上来的账本,这才知这些年被甄家蒙骗在鼓里。他想着甄家接驾只怕欠了国库不少银子,又常常在折子里哭穷,就把最好捞钱的巡盐御史的位置给了甄家,并让甄家连任了几任,为的就是补贴甄家。

哪想甄家只是拿着国库的钱来接驾还要拼命的捞钱,若不是林如海上任后收拾了这个烂摊子,只怕盐政这块就因为甄家烂透了。

但他同样恼昌明帝要在他还在世的时候把这事闹出来,甄家可是他一手提上来的,

可昌明帝觉得甄老太妃对上皇上位居功至伟,他能忍到甄老太妃去世再处置甄家已经是开恩,所以不会再忍了,所以最后两人才会谈不拢不欢而散。

在甄家被抄后几日,荣国公府贾家的当家太太王氏的私库里就入了几个从江南方向来的,一看就不轻的箱子。

而宫中的甄太妃则是在甄家事之后就去跪求上皇,可上皇这会正恼着,自然是没有精力管她。

赵太后因为看了甄家的触目惊心的累累罪状,又气上了甄家要尚公主的事更是不会理她。

至于苏皇后,上皇和太后都还在呢,自然轮不到她一个儿媳妇去管公公的后宫。所以甄太妃最后是在大明宫门口跪晕过去,又被身边的人掐着人中醒过来的。

还好她身边还算有明白人“太妃娘娘,甄家的事,只怕陛下是铁了心了,上皇既然不愿意插手,只怕甄家的老爷们是保不住了。

太妃娘娘还是想想能留下命来的孩子们吧,好歹让他们别受苦,现在您是甄家唯一的指望了,您万万不能倒下啊。”

甄太妃这才回了自己住的祥福宫,她也想明白了,若不是她进宫的早,又跟了上皇这么多年,只怕也逃不了被清算。

又安排人收拾东西“你说的对,家里的人都是要进京受审的,我做不了别的,起码还能打点一下让他们在牢里不受委屈,还有几个孩子,日后不能做别的,起码不能缺了钱财。”

至于在这后,还有一事,就是户部尚书告老还乡,而林如海接任了这个位置,只是这会大家都更关心甄家被抄的消息,林如海只是设宴款待了几个同窗就算庆祝过了。

旨意一出,林如海和林言都有些吃惊,林如海在扬州管了快十年的钱,本以为能得个别的官位,谁曾想昌明帝倒是信任他,让他接着去户部管钱。

林如海对此也很是无奈,管钱一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自己上了年纪,有些操不动心了啊。

又想着今科刚考过,得去找昌明帝要几个靠得住的官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