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也是为了钱(第1页)
自从知道老公有外遇以来,已经耗费了我此生最大的精力。从一开始的伤心难过,到后面的愤怒不甘,再到现在的疲倦麻木,我经历了一场非人的磨难。一次次地心存幻想,又一次次地失望,使我身心俱疲,只想逃避。
其实我早就想逃避,只是老公每次拖泥带水总给我希望,所以我也变得优柔寡断起来,即使他背叛我,我却还总是想着他身上的很多优点,想起我们相濡以沫的二十年,总是狠不下心来走出那一步。
我知道,但凡我能走出去那一步,可能就重生了。
我一直以为我在乎的是他身上的钱,但我的种种“过激”
反应让我不得不承认,潜意识里我还在等他回头。
我现在完全可以拿钱走人,如果我真的跟他离婚了,老公那最后的一百万也不会不给我,他在金钱上没有对我防备过。以前打工的时候,每个月工资他都会全部交给我,手里就留点抽烟喝酒的钱,但我也从不会把持着钱不放手,老公想要什么开销,随时都能从我这里拿回去。
我们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正月里的村里人平时都喜欢在一起打牌,有些人打牌已经过火了,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全部都在打牌,家里的孩子也不管,因而经常有一些夫妻因为丈夫赌钱而打架的,但我家里从来都不存在,老公打牌我去给他送钱,牌桌上的人都特别羡慕他,老公也有选择,他从来不会因为玩乐就忘记家里,他到时间就会回家来,从不“恋战”
。
现在我特别怀念以前没钱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夫妻和睦,孩子们也都有安全感。老公脾气也好,我偶尔会有小性子,但我们在一起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我们两个人都有分寸,有口角的时候都会点到为止。
直到后来小三的出现,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连联系都没有,我一直以为是他忙,没想到他在外面过上了更潇洒的日子。
以前老公没有在我面前跟小三卿卿我我的时候,很多个时刻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想到他身上的一些优点,和曾经对我的好,我经常还会有认知上的侥幸——也许他老了“玩不动了”
也就好了。
这样想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吓一跳,我怎么能容忍和纵容“出轨”
这样反三观的事,我也痛恨过自己的不决断,我的确是软弱无能的一个女人,丈夫都出轨了,我还对他抱着幻想。
我总在想,我自己为什么不能有尊严地活着呢?我有手有脚,我一个人带大了两个孩子,为什么要跟渣男后面去吃这碗夹生饭?
只有一个解释——爱让人盲目,习惯让人麻木,我仍然爱着渣男,习惯着他在我身边的日子,我已经把他和孩子都揉进我的骨血里了,无法忍受剥离时的锥心之痛。
只要老公想回头,我就忍不住想给他机会,给了他机会后,他和小三又用另一种方式来伤害我。杀人不见血,这种犹豫不决其实是最伤人的,我真的很恨他那么渣,却又渣得不够彻底……
眼下我也不知道老公是怎么一个意思。小三背着他挪用了厂里的公款去给她弟弟买房,金额不高,但足以让他忌惮。他可能回想,如果小三私自挪用了更多的钱,让公司空了,然后再卷款跑了,那他可是欲哭无泪了。
另外,小三公开老公的把柄,也已经暴露她心机的一面,老公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把她当作一个柔弱的小白兔一样疼爱了。
所以我是相信他们要分手的事的,目前这种互相捏住对方“尾巴”
的情况,我也无法应对,而且我也不想跟小三正面冲突,他们的事从来就跟我没关系。老公既没有因为我而洁身自好,也没有因为我而与小三分开,从头到尾我的存在就不是他们关系的阻碍,我去趟什么浑水?
但是小三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是我“迷惑”
了渣男,害得她工作生活都不如意(可以说是很糟糕),她怎么也想不通,我一个年纪这么大的老女人从哪里来的本事,还能“勾引”
到男人……
老公已经好几天没有跟我联系了,也没有到我这边来,我担心他可能又跟小三和好了,如果他们这次再和好,我就真的下定决心离婚了,我去老公那里探探情况,但是我敲了很久的房门都没有人回应。
我是晚上十点多去的,正常这个时间人都应该是在家里,但现在房里很明显没人,于是我只好折回,没想到在等电梯的时候遇到了小三。
她看到我立刻就问我:“你和渣男和好了吧?他是不是天天都在你家里?你还来这里干什么?”
小三也开始称呼他为渣男了,不禁让我的心里暗爽了一把。
小三这句话的意思是,她这几天也没见到渣男?
还没等我问她,她又主动讽刺我几句。
“这种都出轨的男人你还能要,你真是不挑。”
“你当小三都不挑,我当原配反倒是要挑了?”
小三冷哼一声说道:“还原配呢?如果我早几年把孩子生下来,还有你现在什么事!我只不过是不屑,靠生孩子来留住男人,算什么本事。”
“那你不生孩子不是没留住男人嘛,你也需要认清,会生孩子真的是本事。”
小三又轻蔑地说道:“我会让你看看,不用生孩子,我也能得到我想要的。你以为他躲起来就行了,法律可不是由得人躲避的。”
我云淡风轻地说:“法律肯定是最后一步,实在不行你们两个就一起同归于尽吧,我儿子也快毕业了,他会打理好厂里的一切的,只是还得谢谢你们为我们母子几个付出的一切……”
小三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就说嘛,你也是为了他的钱,看看你现在的丑恶嘴脸,我刚才就应该录下来给渣男。看他以后还能那么信任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