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冰茶常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一章 四战之地乱象频生(第5页)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再度开口说道:“自辽东折返后,宋氏商行一分为二。”

“一部分保证辽东之地的煤炉、煤球供应。”

“确保辽东百姓凡有需要,必可购置煤球用以取暖。”

“另一部分则携煤炉、煤球等物,自上谷郡以及其周边郡县售卖。”

“此批煤炉、煤炭等物于燕地内的售价分别为煤炉五百文、煤球五文钱一枚。”

“燕地外则可自行斟酌定价,煤炉之价不得少于三两,煤球则不可少于十五文一枚。”

此言一出。

宋元福渐渐枯寂的内心瞬间再度活了过来。

“遵令!”

宋元福精神一震,急忙拱手行礼道。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缓缓迈步走出了已然温暖如春的偏坊。

其之所以这般定价,归根结底无外乎因地制宜以及出于‘人性’的考虑罢了。

辽东之地本就贫寒,现又遭受雪灾。

若定价过高,其与吸血的世家、商贾,又有何区别?

而燕地则为其根基所在,其不照顾,谁又能照顾?

所谓人有远近之分,事有轻重缓急。

燕地与辽东两地的煤炉、煤炭定价恰恰对应此谚语。

而以户籍购置。

一来是为了避免煤炉、煤炭等物被‘个别’世家囤货。

二来,则是为了某些不可言喻的目的。

反观燕、辽两地的定价之所以这般高昂。

无外乎两个目的。

其一,将燕、辽两地的‘损失’自他处寻回。

此物一旦运至他地,恐最先落入的便是世家大族之手。

世家大族的钱,许奕挣的心安理得。

其二,则是因人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没有对比,便不知其中恩惠。

若连恩惠多不知,那又谈何感恩?

284

正德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辽东之地蒙雪灾侵害已然一月有余。

昔日里八十文一担的木柴,现如今已然上涨至八两银子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