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回杭州杏花(第1页)
冯老爷子的信从杭州府来了之后,又过了几日,许玥拜别万般不舍的许地主和其他家人,返回了杭州。
这一年日子过得极快。
不外乎苦读、写文章,听琴、打棋谱、吹箫、调香、练字等等。
关于吹箫,许玥从一位大家处得了个好法子:
——置一瓶黄豆在一旁,内约五六百粒,每吹奏箫曲一次,便取出一粒放入另一个瓷罐中。
这一瓶黄豆取完,便代表箫曲成了。
冯老爷子促狭,每次她学完一曲箫,就让人把黄豆泡了,或做成豆花、豆腐,或制了豆浆,给许玥吃下。
让人哭笑不得。
此外,无论寒暑,一日一个时辰的练武从不曾间断。
虽然所修习的内炼术迟迟不能突破第二层,但也够她成为武师心目中百年一遇的“武学奇才”
。
冯老爷子时常去拜访友人,十次有八次会带上许玥,让她在一旁侍奉恭谨的听着就好,没人问就不要说话。
许玥从不违逆。
即便如此,有些人的光彩是无法遮掩的。
有老友和冯老爷子交谈的时候,曾经望着一旁如玉像一般的少年感慨:
“人如其名,明月辉光可横照万里,萤火岂能相较,这一辈人可难受了。”
想了想,又摇了摇头笑道:
“倒也不尽然,可有明月能追赶照耀,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纵观史书之中,有那些出众绝世的人物所属的时代,引起了多少后世人的倾羡,恨不得回到那时为这些精彩人物鞍前马后。
此类话不在少数。
又因冯老爷子的友人大多也有地位,说话的分量也重。
一传出去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好奇。
许玥深居简出,知己好友只有一二,寻常人也无从接触,自然有人不服。
奈何,她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不说科考之上的“许三元”
之名,最初的琉璃诗句惊艳一时,又有几次小圈子内的诗会,亦频频有佳句传出。
本就声名不斐,只是她不爱出风头而已。
这次一概都翻了出来,名声越炽烈。
江南人爱诗词,也爱才子,最爱少年成名的才子。
许玥少与人互相交往,见过她的人极少,且真假难辨,不由引人越好奇。
由此,各种人的拜帖如雪片一般往冯府递,都想把这位“明月”
邀出来一见,是不是名副其实。
过了七八日,拜帖还不见少,冯老爷子唤了人来,把手中几张帖子给许玥看:
“堵不如疏,你如今也有了些自保之力了,挑几个帖子出去看一看也好,总不能一直被关在家里,那不成了深闺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