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画好了(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听到“滴水观音”
四个字,生活于塞北草原的穆宁秋和野利术,一脸茫然。
冯啸作为南国长大的孩子,倒对它不陌生。
“滴水观音的叶子和茎,都有毒。”
冯啸简短地解释,一把拽过冯不饿,检查它的眼神和舌头。
冯不饿多么有自尊心的一鹅,方才肚里难受没憋住,随地喷射,已然又羞又恼,此刻被冯啸摆布,登时倔强地挣扎起来。
冯啸放开它,它几步就躲到了穆宁秋身后。
冯啸又去看地上的鹅屎。
店家婆娘提溜着火钳,从鹅屎里夹出几颗深红色的圆果子:“喏,这个,就是滴水观音的果子。
继而宽慰冯啸:“客官的鹅,若只吃了果子,应无大碍。这种草木,本就靠禽鸟吃下果实克化不得,再拉出来,种子便可被带去四方生长。既然飞禽吃了没事,鹅吃了也不打紧。”
冯啸见冯不饿拱着穆宁秋的袍角撒娇,野利术去摸它的脖子,它则不耐烦地抬起翅膀赶开,显见得已恢复如常。
冯啸略松了眉头,向店家婆娘比划道:“我们钱州也有滴水观音,不过种子是浅黄色,长过人的腰间,广府来的商贾说,此物喜温热多雨,若在南国,可长到屋顶那么高。”
店家婆娘冲柳孜运河的支流方向努努嘴:“此地的滴水观音,也只生在河岸面阳的沙砾地,还没豌豆秧子高呢。再往北,地气又干又寒,大概便活不得喽。”
……
回到船上,已过未时。
柳孜县令的花馍也送到了,冯啸带着苏小小细细察看,县令果然听话,没往馍里塞民脂民膏。
冯啸挑了几个最好看的花样儿,吩咐仆役去蒸熟了,给刘颐当点心吃。
恰遥遥望见,康咏春走进二层船尾临时搭起的木屋,那是柳氏师徒一路来熬汤做点心的小灶。
冯啸对苏小小道:“今天在河边,遇到她师父了,柳洵说,这一阵都让她熬汤。她可与你提起,想借公主御厨的灶间用?”
苏小小摇头:“那倒没有。公主的御厨,平日里是唐阁长、我、你家的茱萸看管着,只许圣上派给咱的那几个小宫女,进去烧灶做饭菜,还有魏吉熬药也能用,连霍庭风的人都不能去串门的。”
冯啸点头:“那就好。走,去那小康娘子的山头,串门瞧瞧去。”
二人还没走到门口,就闻到浓郁的草药香。
康咏春正蹲在一个小风炉前扇火,见冯啸和苏小小来了,忙起身行礼。
“给谁熬药?”
冯啸语气平柔地问。
康咏春圆溜溜的猫一样的眼睛里,满是感激:“魏医正见我师兄咳得厉害,就给他配出这几包药材,嘱我先给他吃半个月试试。”
她与冯啸说话的时候,苏小小已迅速将灶间扫视一遍。
“这么多鱼干呐?”
苏小小拍了拍悬吊在竹竿上的银白色鱼身。
“哦,这叫刁子鱼,”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