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两年的变化(第1页)
徐平川很想反驳他们的意见。
可是,从现实出,和皇太极合作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臣也赞同和清国合作,但我认为,贸易方面的结盟是可以的,军事方面不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内正在紧张的建设,各项都需要很大的费用,如果再开战的话,很多项目都要停滞了,而且这时候和明军开战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只有明清之间长时间的对峙,才对我们是最有利的!”
对此,张国绅、曹文昭等人都表示赞同。
王树亭点点头:“好,那就给大哥回信,我们可以和清国做贸易,不管是粮食亦或者是盔甲、武器都可以,价格也不用加价太多,就算作为结盟我们支持清军作战了,但是从军事上策应就不必了,倒是蒙古那边的进军可以暂时停止下来。”
“如此甚好,现在国库之中的粮食倒是很充足,可以拿出来作为贸易之用,也可以让民间的商家参与进来,民富则国富嘛!”
徐平川说道。
“嗯可以,我们也需要派出使节去清国一趟,面见一下皇太极,诸位觉得谁去合适?”
王树亭问。
“此次合作,主要是商贸方面的事宜,臣建议礼部和商贸部给出一名主事,商家代表也可以选上几名,毕竟经商他们更加精通一些!”
张辇建议。
“礼部主事胡昌宏,商贸部主事荆元才可以,正使臣建议由户部尚书侯宁担任,侯尚书以前负责过草原商贸事宜,官职足够也精通贸易,正合适!”
张国绅沉思片刻就想到了合适的人选。
“可,那就内阁拟票吧,侯宁担任正使,胡宏昌和荆元才为副使,率领使团即日出使大清国!”
王树亭同意道。
很快,侯宁就率领百人使团出了,这里边除了大唐官员,还有二三十人的商人代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和清国商人谈贸易价格的,使团队伍里带着王树亭送给皇太极的礼物,还有各种武器的样品。
军火贸易是最赚钱的,既然皇太极提出这种要求,那徐平川自然不可能放过,一定要狠狠的宰上皇太极一笔。
唐王同意合作的消息,也很快传到王树山的军中,将这消息告诉范文程之后,范文程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安心的在王树山军中等待着使团的到来。
十数日之后,使团到来,侯宁和范文程也在军中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对于唐军拒绝了从陕西对明军开战的提议,范文程丝毫不感觉意外,毕竟明显没有益处的事情,谁也不会做,反想想自己这边,如果唐明开战之后,不趁火打劫就是好的了。
不过对于唐王愿意展开全面的商贸合作,范文程还是很高兴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是那些从大明境内走私可以比拟的,山西和北直隶那些扶持起来的商家,能够给清军提供的物资,也就只限于粮食、盐、茶等生活物资,还有少部分的铁器和火药等。
但是这些对于正在作战的清军来说,是杯水车薪的。
确定了合作方向之后,侯宁便跟随范文程一同返回了大清国境内,去沈阳面见皇太极。
皇太极也是用相当高的规格接待了侯宁一行,双方最后商定,在经济方面展开全面的合作,其中包括粮食、布匹、茶、马、盐、矿产、药材、武器等众多方面,双方互开边境城市进行贸易。
就此,无数的陕西商队和辽东商队,穿过茫茫的草原相互来往,民间商户自不必说,陕西唐军官方获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药材,尤其是辽东的人参、鹿茸、珍珠等贵重物品,辽东这边获得了粮食、火器等的支持,使得他们在对明的战争中坚持了下来,双方陷入了持久战之中。
这正是王树亭他们愿意看到的结果,接连两年的时间,西北丝毫没有生战事,双方维持着基本的稳定,唐国境内的内政建设也有序的开展着。
时到年末,总理府传谕各衙门将工作汇总上报,府库进行封存盘点。
随着各州府县的上报,汇总到内阁的各项账目呈递到了王树亭案头。
唐国的高官共聚一堂,王树亭率先开口:“今年一年诸公都辛苦了,今天咱们做一个总结,之后好好的过一个年!平川你来说一下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