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鹿鼎记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来个围魏救赵(第2页)

“你大胆!”

旁边一名亲卫士兵听到曹文昭说自己这边是贼寇,忍不住出声。

叶孟至一挥手:“闭嘴!退下!”

接着对曹文昭说:“手下人没有规矩,将军不要见怪,其实无所谓什么大明不大明的,大家同是汉人,王朝更迭是最自然的事,你见过有几个王朝过三四百年的?现在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你看看现在大明各地的情况就能知道。”

曹文昭竟无言以对,他也明白现在大明的情况,四处灾荒不断,流贼四起,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东边还有女真雄踞关外,现在西边又出了这么一伙子,这大明的江山真的是风雨飘摇。

但他又不想承认大明已经日薄西山,只能沉默不语。

见他不说话,叶孟至接着说道:“我主正是看到这种情况,才决定起兵,要还百姓一个承平世界,其实要我说啊,皇帝干嘛非要老朱家坐呢?只要百姓生活的好,还是我汉家天下,皇帝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两人又聊了许久,见曹文昭也没有动摇的心思,便结束了谈话,临走之时叶孟至说道:“对了文昭兄,我会暂时封锁你们叔侄被俘的消息,在你去往延安的时候也会建议我主,将你们叔侄战死的消息散布出去,这样就不会连累你的家人了,也算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了。”

曹文昭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叶孟至,缓神之后,起身对着叶孟至深鞠一躬。

阵亡、被俘和反叛,得到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为什么很多时候那些将领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投降,就是因为战死阵亡之后,朝廷会优抚家族,蒙荫后人;被俘则这些优待就没有了,还有可能被问罪;如果是投降反叛,那妥妥的全家都上断头台。

榆林、延安和庆阳这些地方的官员士兵为什么会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家人都在陕西,在占领军的控制之内,投降了也不用担心朝廷会追究家人的责任。

曹文昭现在有些感动,这叶孟至居然放弃俘获的大功,劝说其主替自己隐瞒被俘的事情。要知道,自己被俘这件事利用的好,是可以给朝廷和陕西的官军以心理上沉重的打击的。

不过至于贼主愿意不愿意,那就看人家的吧,现在是身不由己曹文昭也没办法。

过了三五天,大队返回庆阳城。

庆阳城外的明军早就已经撤走了,李本原说,明军根本就没有进攻过,只是在城外守着,三天前的清晨起来,就现明军在夜间已经悄悄撤走了,就知道前方已经获胜了,便安心下来,对于退走的明军也没有追赶。

叶孟至想应该是杨麒突围之后,回到庆阳将城外的部队撤走了,旋即又派出探马,去寻找一下明军的下落,果然接到回报,明军已经顺着镇原的道路撤走了,留下的痕迹还很清楚。

顺利解围庆阳,先是给延安报捷,然后开始整编部队。

王树亭接到庆阳大胜的消息也是非常高兴,和徐平川等人商议之后,决定派人将曹文昭叔侄押送到延安,王树亭也想见见这个声名赫赫的名将。

俘虏的明军整编之后,给叶孟至留下本部九千人马继续守备庆阳,然后将整编好的两万兵马全都交给李本原、艾穆,让他们继续统兵南下,攻蒲城、渭南和华县一带,威胁西安解决潼关的后顾之忧。

现在莽子他们在潼关的压力很大,洪承畴的大军已经到了潼关附近,如果不是因为洪承畴在等待朝廷调拨的火器,怕是现在已经开始攻击了,现在只是做出威逼的姿态。

这还倒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背后,西安方向的明军;现在能够探听到的消息是西安的兵马和粮草都已经调集完毕,随时都有可能出兵威胁黄河上的渡口。

而驻守黄河渡口的基本上都是王树山和冯业带来的那些青壮,真正能够近战的兵马,一个渡口连一千人都不到,用这些青壮守渡口,就是因为有黄河天堑,有正规的兵马操纵火炮,那些青壮负责给运送弹药就足够能守住一段时间。

如果山西方面的明军强渡黄河,他们抵挡一段时间就可以等到援军到达。

可是如果是从背后来的陕西方面的明军,那这些人就不够看了,别看操纵火器不难学,但是想要做到不畏战、还能配合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了。

王树亭其实一直在等待庆阳方面的战果,只要庆阳取胜,那就可以抽调庆阳的兵马南下西安,如果庆阳失败了,那就可以考虑弃守潼关,部队全部收缩到延安地区,这样就是非常非常的被动了。

万幸庆阳获胜,短时间内没有内部之忧,庆阳的兵马可以南下了。

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等到庆阳之战结束,李本原、艾穆统兵南下的时候,西安的兵马已经在陕西巡抚吴甡已经命参将万宏权、萧动等人带领一万五千兵马,分两路出,一路偏师五千人进攻韩城,主力一万人直扑蒲州渡口。

等到庆阳的兵马出现在关中平原上的时候,韩城和蒲州那边就已经开战了,王树山在蒲州渡口,冯业在韩城,率领民壮正在据城而守,苦苦支撑,潼关方向莽子和苗兴一也不敢派兵支援,他们手里那不到两万的兵马支应洪承畴的五万明军已经很是吃力了。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庆阳兵马神兵天降般的出现在了西安城外,直接威胁西安城,原本李本原他们的目标是蒲城、华州一带将西安和渡口隔开的,现在情况已经来不及了,李本原和艾穆商量一番之后,干脆直接攻西安,给他来一个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