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散仙丁二狗子 bigtoad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丁二狗子的初中(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丁二狗子的初一源于一个伤心的开始。

那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丁萍初中毕业,考上中专了,这也是丁萍想要的很好的结果。她想终于可以去省城念书了,可以离开这个憋屈的家了。暑假时,丁二狗子天天问他姐,省城在哪里啊?坐大巴要多长时间啊?那里有什么花草树木啊?那里有大江大河吗?那里有小狗大狗吗?烦的她更想早点离开家,去往那个她向往的地方。

可到了她上了去省城的大巴时,丁妈带着丁二狗子去送她。她看着丁二狗子盯着她的饮料半天了,便有些不耐烦地给了他一袋饮料。丁二狗子笑眯眯的说了声:“谢谢,老姐!”

可当大巴动要走时,丁二狗子突然大哭起来,对着丁萍说道:“老姐,要保重身体啊!要记得写信啊!哇哇!”

这一哭可好,把整个大巴上离家念书的孩子都惹哭了,丁萍也擦着眼睛说:“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丁萍心想她还是爱这个弟弟,爱这个家的。然后她便去了省城的求学之路,在丁二狗子开学前几天。

丁二狗子难免又会伤心好些日子,虽然在他印象中,他总欺负他姐,不过那都是无意的。有一天他画了幅画,然后他便让他姐评价一下,可那时丁萍在帮他妈切菜,没空搭理他。丁二狗子有些撒娇地说道:“姐,你就看一下吧,看一下吧。”

丁萍本来心情就不太好,对二狗子怒吼了一句:“滚开!”

丁二狗子有些愣了,他问他姐:“姐,你怎么了?”

他姐生气对他说道:“没听到啊,滚开!”

丁二狗子也有些急了,他作势要在他姐手腕上咬一口,他姐一看便急了,拿起菜刀便朝着丁二狗子说:“你想干什么?”

丁二狗子一看见菜刀,吓得一溜烟地跑了。这应该算是两姐弟矛盾闹得最凶的一次了。后来丁二狗子朝他姐埋怨道:“老姐,你拿那把刀好吓人啊。要是我不走,你真会剁我吗?”

丁萍笑着说道:“我哪敢啊?主要是你太烦人,有时烦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拿刀也是因为你要咬我,吓唬吓唬你,要真剁也是剁我自己先。”

除了这件让丁二狗子记忆深刻的事情外,其他的都是他姐帮他洗衣服裤子鞋子,他妈忙时他姐做饭做菜给他吃,他姐打扫屋子等等。至少对丁二狗子来说,每次想到这里,他心里总会难受一会儿,他一边想着在省城念书的姐,一边想着那些事情谁来做呢?

丁二狗子的县中在县城的一角,那里树木成荫,拥有县里唯一的足球场,孩子们念书的教学楼也是县里最大的最豪华的六层水泥楼,基本上一层是一个年级,一个年级五六个班,从最下面的初一到最上面的高三年级。

丁二狗子的初一很感激他们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的政治老师彭振章老师。在丁二狗子的印象中,政治老师都是那种板板正正的老古板老师。但是彭老师却与众不同,他人高高大大的,脸色红红的,留着长长的头,戴着厚厚的眼镜,嘴巴上时常留着胡子。上课时他也不怎么照本宣科,他总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这让丁二狗子上课不怎么打瞌睡了。

丁二狗子初一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思想政治课,每到这时彭老师便会用一整堂课来读大家的周记,要么是老师来读,要么是让孩子自己来读。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这节课了,他们可以听到很多不同同学的经历心声,所感所想。

丁二狗子的周记基本上就是这周没什么大事,写作业,吃饭,看电视,照看妹妹之类的。有一天礼拜天他跟丁爸回老家过中秋,快要睡觉了突然想起来还有周记没写,第二天得交,于是赶紧写上《我的家乡》,也就是把去黄竹坞的所见所感所想写了出来,最后还像作文范文里写的一样“我爱我的家乡,我希望它能变得更加美好”

,写完丁二狗子自己都觉得煽情,赶紧缩进被子里睡觉去了。

第二天政治课时,彭老师打开了同学们的作业本,看了看,突然说道:“同学们的周记很多都是流水账似的,但是这位同学的这篇周记很有特点,他介绍了他的家乡,人文,我们欢迎丁翔同学来念一下他的周记。”

丁二狗子愣了愣,他没想到彭老师竟然会叫他上来念自己的周记。于是他很高兴地走到了讲台上,看着自己的周记,开始念到:“我的家乡叫黄竹坞,在遥远的工江旁边,那里黄竹成片,那里稻语花香。。。。。。我爱我的家乡,我希望它能变得更加美好。”

读完后鞠了个躬下去了。

彭老师说道:“你们看,这篇周记是不是把丁翔同学的家乡如诗如画地在大家面前描述了出来,所以大家给这篇优秀的周记鼓个掌。”

同学们“劈里啪啦”

地鼓起了掌,丁翔的同桌陈晓莹一边鼓掌,一边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她刚认识不久的同桌。

丁二狗子忽然觉得写作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能把人们的经历想法给记录下来,并和其他人互相交流。他慢慢有点喜欢上了写周记,把一些自己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是多么的美妙啊。

彭老师很喜欢孩子们真实的想法,所以他便让那些在周记里写着自己想法的孩子在政治课上念着自己的周记,孩子们很喜欢。丁二狗子也很喜欢,他还特意留下了一篇《擀面杖和挤牙膏》,因为这篇周记彭老师给了个满分。

“我们在刷牙时时常要挤牙膏,挤着挤着牙膏越来越少,然后就快没有了。有很多家长和同学使用各种办法来挤剩下的牙膏,比如有用手指头使劲按的,有把牙膏皮从下往上卷的。我这里有一个好办法,能够使牙膏基本上全挤出来,那就是用擀面杖。当我们快用完牙膏时,我们把牙膏皮放在桌子上,拧开牙膏口,然后使用擀面杖从牙膏底部慢慢地往上滚,然后你就会现有牙膏从牙膏口里出来了,这样使用到最后便会完全把牙膏挤出来,最后把牙膏铝皮卖给废品收购站就可以了。”

丁二狗子在家也是这么挤牙膏的,他觉得这点他有点像他燕子堂姐,喜欢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和想法。

除了彭老师外,丁二狗子还很喜欢他的英语老师董毓芬老师。董老师是个年纪跟丁妈类似的上海小女人,瘦瘦的,矮矮的,但是两眼放射着光芒,显得特别的精悍。丁二狗子之所以认识董老师还是因为她是他姐丁萍的英语老师,但是丁萍不太喜欢她的董老师,她说她太严厉,总是纠正她的音,丁萍以前在镇中学的音基本上全被她纠正了个遍,弄得她最后都不敢说英语了。

可是丁二狗子却很喜欢董老师,主要是因为方言问题。董老师是上海下乡到县里来的,所以说话总带些上海话的味道。这和这里的方言很是不同,但是对被本地方言困扰的丁二狗子来说却是很好的因素。

董老师跟同学们说道:“大家要知道,学习一门语言不容易,因为先你要让对方听懂。那么怎么让对方能听懂呢,就是音一定要正确。比如你是贡县人,你会贡县普通话,可是如果你去了外地,要和其他人交流,你还用贡县普通话,别人就听不懂,听不懂你们就存在交流障碍。英语也是一样的,你们最终遇到外国人,也会和他们交流的,那么要交流就是要能听能说。你们听懂了吗?”

大伙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董老师又说道:“说到说普通话,你们要向丁翔同学好好学习啊,他的普通话很标准的。”

这一下便把丁翔不会说家乡方言的弱点变成优点了,丁二狗子心里便开心起来,开始努力地学习英语了。

董老师抓基础抓得特别严格,她强调th的音,她说:“英语的定冠词the,这个词十分考验老师和学生的音水平,很多人都这个音不正确。外国人一听便能听出来。来,跟我学,把舌头伸出来,上下牙齿压住舌头,然后松开舌头,从鼻子音,the。”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