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水浒换天改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呼延灼北郊争功 吴学究自缢坟前(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诗曰:

老来伤别苦,怕近马车行。

目断千山色,魂消百渡声。

窗边呵又晕,毂下动无情。

落日浮云远,孤鸿瘦影轻。

话说朱仝平定北方,救下种隽水将军,又与敌将约定和平。一面上报朝廷,一面收拾军务。不必多说。只说朝廷众臣得知外乱已平,尽皆欢喜。有卢俊义等为朱仝请旨,天子自然奖赏,封官加爵,镇守西夏,都不在话下。是日,正值深秋天气,天子要崇尚武德,约定北郊狩猎。只待时日,天子率一众臣子及护卫军迤逦到北郊猎场。但见:

草木枯黄,流水清澈。湖中鱼儿乱乱舞,岸边兔子频频蹈。林上飞雀,石旁走鹿。树荫下獐蹄踏青,乱丛里狐嘴衔果。哗啦啦秋风扫寒叶,明晃晃金日照红光。东西圈围,南北盖山。上一山满是灵芝草,下一围都做长寿花。凛凛旌旗乱动,萧萧战马胡鸣。一纵都是文臣,列摆尽皆武将。正是:社稷无限承地载,大宋皇帝展天威。

那大宋天子不坐銮驾,骑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手搦描金雀画宝雕弓,搭上一支金鈚箭。目光炯炯,意气风。左右文武百官,前后侍奉。天子环顾四周,朗声曰:“朕今日与众卿同享此狩猎之乐,若有所获者,朕必有重赏。”

言毕,一箭射出,正中一只野兔。群臣见状,高呼万岁。当时有一武将驱马向前,乃是大将张俊。张俊马上叉手禀道:“陛下神射,众望所归,操练兵政,安得人心,候国势定,真神武之君也。圣上开言,臣愿一试。”

天子颔应允。张俊张弓搭箭,目光瞥过远处一头梅花鹿。就见箭如流星而去,那小鹿应声而倒。众人又是一阵喝彩。天子曰:“爱卿好箭术,赏!”

张俊下马拜谢。当下又有几个将军,施展武艺骑射,获得兔狐獐鹿,不计其数。

却有呼延灼在彼,见状,心中寻思:“都不见俺摆弄弓箭,以为俺不会的,今日教你等看俺身手。”

于是也来射箭,只是布设走兽,专射飞雁。只见呼延灼弯弓如月,箭矢似电,接连射中三只大雁。周围之人无不惊叹,天子亦赞曰:“平日只知呼延将军祖传铁鞭了得,今日才知爱卿箭术也是非凡,不愧是我大宋开国大将之后。”

呼延灼抱拳躬身:“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

当日狩猎将罢,天子只把猎物分赏了。又摆下擂台,乃曰:“今日只为扬尚武精神,狩猎以展箭术,放对才示武功。朕摆下擂台,你诸位武将,马上马下切磋。得胜者,朕定有重赏。不得有误。”

众武将遵旨。擂台既设,又有奖赏,诸将踊跃登台比试。先有两名小将上台,一个使枪,一个使刀,二人你来我往,斗了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台下观者呐喊助威,声震四野。忽地,一员猛将跳上台来,乃是拱卫大夫张保。张保性急,大喝一声:“二位且退下,这奖赏小将自得了。”

二小将见是张保,不敢违拗,各自收兵下场。

张保站于台中,环伺台下,朗声道:“今日小将不与诸位前辈谦让,要取得第一名,拿了圣上奖赐。不知哪位将军不服得,敢来与某一战?”

话音未落,只见一将稳步上台。那将姓刘名锜,表字信叔,甘肃静宁德顺军人氏,自是将门出身,乃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曾与西夏作战有功,官至威武军节度使。刘锜与张俊、张保兄弟相熟,因此上台来面色沉静,手持丈八蛇矛,向张保拱手道:“兄弟莫怪,刘兄也要取这赏赐,便前来讨教。”

二人相视片刻,同时出招。斧枪相交,火星四溅,一时间台上风声呼呼作响。二人皆是武艺高强之人,斗得难解难分。台下众人看得惊心动魄,就连天子也不禁微微前倾身子,专注于台上,口中频频喝彩。

斗至酣处,刘锜卖个破绽,张保不知是计,挺斧直劈过来,刘锜侧身躲过,反手用矛柄轻击张保手腕。张保那斧脱手而出。此时刘锜停手,抱拳笑道:“点到为止,兄弟承让。”

张保虽败,却也心服口服,大笑回礼。当下又一将喊道:“我来会你!”

众人看时,正是呼延灼。就见呼延灼提两条水磨八棱钢鞭上台来。刘锜见他年老,抱拳道:“我与将军战,恐胜之不武。”

呼延灼笑道:“你也不比我年轻几岁,怎胜之不武?”

刘锜又道:“我用蛇矛,将军用鞭,一长一短,自见分晓。”

呼延灼道:“你只知一寸长,一寸强。却不闻一寸短,一寸险。”

刘锜听了呼延灼之言,心中敬意更甚,说道:“既如此,那便请将军赐教。”

说罢,双手握紧丈八蛇矛,摆开架势。呼延灼也不含糊,双手舞动双鞭,虎虎生风。两人你来我往,矛似灵蛇出洞,鞭如蛟龙盘旋。看看斗了十数个回合,刘锜只觉呼延灼鞭法密不透风,难有破绽。斗道深处,刘锜一矛来刺软肋,呼延灼只把双鞭隔开,身子一沉,把蛇矛夹在腋下,一手提鞭,大跨步赶将上来,只扫过矛柄。刘锜大惊,只得撒手,退一步跳出圈子。刘锜见没了武器,当即抱拳行礼:“将军之厉害,刘某拜服。”

呼延灼道:“你蛇矛本是马上兵器,步下使用,总不能上下推动,只得左右招揽。我便放得空处,诱你使个下刺,这才近身。”

刘锜认理,铭记于心,下台去了。台下众人皆为这场精彩比斗鼓掌欢呼,天子龙颜大悦,赞曰:“今日真可谓各展神通,朕心甚悦。”

正要封赏。忽有张俊喊道:“末将愿与呼延老将军切磋。”

说了,提一把点钢枪上台。

呼延灼眼见张俊上台,观其面相,心中暗忖道:“我看此人面相,只怕惯用伎俩取人,须小心应对。”

那张俊站定后,抱拳道:“呼延老将军,得罪了。”

言毕,挺枪直刺而来。呼延灼沉着应对,双鞭挥舞,将枪尖一一挡开。看看几个回合上下,呼延灼又要用肋下之计。张俊早知,只是将计就计,望软肋来刺。呼延灼正要抬臂去挟,张俊却故意卖个破绽,脚步踉跄,把枪头一压,佯装收不住的。呼延灼一眼看穿,并未上当,反而顺势向前,一鞭打向张俊手腕。张俊吓了一跳,急忙收枪后退。张俊见一击不中,恼羞成怒,再来猛攻。呼延灼看准时机,双鞭缠住枪杆,用力一扭。张俊竟握不住枪,枪脱手飞出。呼延灼趁势逼近,一鞭停在张俊脖颈之处。张俊面色惨白,呆立当场。天子见状大喜,乃曰:“呼延将军武艺高强,赏宝弓一副,名马一匹,另铸铁鞭一对,皆赐予爱卿。”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