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水浒换天改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众好汉共度中秋 大宋军囤聚高唐(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诗曰: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话说至日凤凰山要过中秋节,吩咐小喽啰摆置肉山酒海,先行给散马、步二军,一应小头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团儿吃酒。看看天色晚来,怎见得好个中秋?但见:

午夜初长,黄昏已半,一轮月挂如银。冰盘如昼,赏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圆满,桂花玉兔交謦。帘栊高卷,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年年当此节,酩酊醉醺醺。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

且说聚义厅上张灯结彩,众头领各依次坐,分头把盏。亭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笑语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李玄品箫,纪平唱曲,李玉堂弹筝。众好汉共度佳节。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叶光站起身来,高举酒杯,说道:“诸位兄弟能够齐聚凤凰山,实乃天意。今后,我们当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外敌,保一方平安,替天行道!”

众好汉齐声响应,一饮而尽。此后欢庆佳节,一连三日如是。

只说至第四日,看看不觉日暮。众头领酒至半酣,高托天对叶光等说道:“今各路英雄,汇集一处,先大闹了青州,后在齐州打家劫舍。本地官府岂不写表申奏朝廷,无意干罢,必然起军马,前来征讨。”

叶光道:“兄长所虑,最为得理。何不使人连夜去附近州府探听虚实,我这里好做准备。”

高托天笑道:“寨主有意,我这便差人去了,将次回也。”

正在筵会之间,商议未了,只见原差探事人到来,报说:“齐州、郓州、济州三处联名申奏朝廷,要调兵征剿。有礼部侍郎洪中孚奏请招安,致被蔡京喝骂。如今奏过天子,差人赍捧敕符,先从殿前司虎翼水军统领贾进,带领本部水军从济水直奔齐州;再往北京大名府调遣当地巡检杨江,起本州军马前来征讨。”

张迪便道:“似此如何迎敌?”

叶光道:“等他来时,一捉了。”

张先起身对叶光、高托天等众人道:“张某自从上山,深感仁兄重待,不曾出得半分气力。贾进、杨江二人,某都曾听闻。久知贾进那厮,善用水势船舶之阵法,惯会水里浪行,人皆称为滚海龙。杨江这厮,熟精马步阵法,又因凹目虬髯,活似广目天王,因此呼为杨天王。张某不才,愿借三千军兵,不等他二将起行,先往大名府路上接住,再去岸边迎着。他等若肯降时,带上山来。若不肯投降,必当擒来奉献。兄长亦不须用众头领张弓挟矢,费力劳神。不知尊意若何?”

众人闻言大喜。叶光便叫沈春、袁刚、周地祖三将,就跟着一同前去。张先带了三千军马,来日下山。次早,叶光与众头领在山脚店前饯行,张先四人引兵去了。

众头领回到聚义厅上,有徐进道:“我见张先此人勇武极佳,义气深重,可引为亲近兄弟,正好。”

众人认理,高托天便对叶光说道:“张先此去,恐难以说服对方,为保以防万一,需派两个兄弟就行接应。”

叶光道:“我看张先智勇足备,不必多心。”

高托天道:“有备无患也好。可再叫武胡、危有福领兵,李玄、倪乾为参谋,带领二千余人马,随即下山。”

高托山便道:“我也去走一遭。”

高托天道:“此一去用你不着,自有良将建功。”

高托山道:“兄弟若闲便要生病。若不叫我去时,独自也要去走一遭。”

高托天喝道:“你若不听我的话,休做兄弟!”

高托山见说,自知没趣,下堂去了。

不说武胡、危有福领兵下山去接应张先。且说大名府太守接得东京调兵的敕旨,并蔡太师札付,便请兵马巡检杨江商议。杨天王受了札付,随即选点军兵,领一员副将,名唤巡山夜叉杜明温。二人管领军器,拴束鞍马,整顿粮草,指日起行。不数日,将到高唐境内驻扎,杜明温谓杨江道:“此去不远便是齐州地界,末将愚意,当等待贾进军马都到,合兵去打凤凰山可也。”

杨江就把怪眼圆睁道:“甚么话,我这里兵卒士气正高,应当一鼓作气,杀散那伙红头子才是。”

二人正说之间,忽闻报说:“青州呼敢炽张先,引军到来,侵犯本州。”

杨江听得大怒,便收拾军马出城迎敌。两军相近,旗鼓相望。门旗下张先出马。那边阵内鼓声响处,巡检杨江出马。怎生打扮?但见:

戴一顶浑铁打就四方铁帽,顶上撒一颗斗来大小黑缨,披一副熊皮砌就嵌缝沿边乌油铠甲,穿一领皂罗绣就点翠团花秃袖征袍,着一双斜皮踢镫嵌线云跟靴,系一条碧鞓钉就叠胜狮蛮带,一张弓,一壶箭,骑一匹深乌马,使一把黑杆枪头齿翼月牙镗。

前面打一把引军按北方皂纛旗,上书九个银字:“大名府巡检天王杨江”

。又见这边鸾铃响处,转出这员副将杜明温来出马。人唤巡山夜叉,有诗为证:

夜叉身体惯巡山,头戴红盔赤甲环。

手搦钢杈三股火,夺魁猛将统师班。

两员虎将一齐出到阵前。张先见了,在马上说道:“杨天王,别来久矣!”

杨江问道:“我虽听闻你的盛名,却不曾拜会,何谓:‘别来久矣’?”

张先道:“只是神交久矣,这边见面,才脱口而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