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监造火器汪广洋的新提议(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接着。
章诚就拿起案上的一沓图纸,带着汪广洋到了自己知州衙门的工房。
这时,工房内正有六名工匠和在干活,叮叮咣咣的打着铁、鼓着风。
这六名工匠是章诚提前从滁州匠户里选出来的,属于技术很好性格也很老实的人。
其中,老工匠有三名,学徒性质的年轻普通工匠有三名。
章诚选这几名工匠来,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吩咐,提前打造自己想要的鸟铳和斑鸠铳。
章诚先让这些打造的是鸟铳。
鸟铳是火绳枪的一种。
在火绳枪领域,鸟铳属于瞬式火绳枪,比缓式火绳枪要落后一代。
但因为鸟铳打造难度更小,对零件的要求相对要简单一些。
所以,章诚选择了让他们先给自己打造鸟铳。
何况。
在这个时代,鸟铳也已经属于很跨时代的火器了。
所以真要造成功了鸟铳,则义军在火器上的技术优势也是不小的。
章诚让这六名工匠分成三班,且被他的亲兵护卫,分别软禁在三间房内做活,且按照章诚提供的标准,分别做铳机不同部分的构件。
而这六名工匠的待遇则是每天给午饭一顿,给家属粮一升粮。
这个待遇,在如今这个不饿死都很难的时代,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
所以,这六名工匠都很努力的干着活,不敢马虎,而生怕失去这个能赚取这么多口粮的机会。
直到章诚带着汪广洋这里来到这里后,这六名工匠才停住了手里的活,朝章诚笑了起来。
章诚则一来就问着一负责制作铅弹和组装鸟铳的工匠詹铁三:“已经打造好几杆铳了?”
“已经有三杆了。”
詹铁三回道。
章诚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就进屋里拿起一杆铳来认真观察着。
而汪广洋在跟着章诚来后,就现这六名工匠被带刀军士分别软禁在开了大窗的房间内,而每个房间内的工匠明显都在干着不同的活。
汪广洋能够猜到,章诚把这些工匠分开督造,是为了不让这些工匠们知道整个火铳制造工艺的全部技艺,而软禁只怕也是为了不让他们有机会互相串联。
汪广洋因此不得不在心里承认,这章诚在让工匠造火铳上实在是太小心了些。
但由于这个时代的火铳的实战价值还没那么大,很多火铳都还只是装木碎石铁片为弹,听个响,没有多大杀伤力,主要用途也都是用来守城,很少用来野战对战,即便是火门枪的大幅度展都是在明初需要大规模野外对战蒙古骑兵的时候,才得到了大幅度展,且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专门操作火器的神机营出现。
所以,这个时代的火铳并不怎么被人认为很重要,汪广洋也就不理解为何章诚要制造一个火铳上这么小心。
不过,汪广洋觉得章诚这种保密理念不错,如果用在监造杀伤力很大的各种厉害弓弩上面,倒是可以避免各种优良弓弩被泄密的可能。
汪广洋也认真地看了一眼章诚手里的火铳。
他现,章诚这手里的火铳与他见过的火铳倒是不一样,枪管更长不说,关键后面还有个形状似鸟嘴一样的枪机,枪机上面还有一截火绳,而枪机下面则有搬钩。
“火铳带火绳,想必这是要前面不点火,后面点火绳引燃火药吗?”
汪广洋因此问了一句。
章诚微微一笑,然后颔。
他知道,鸟铳这些火器的原理不难,看到的人稍微一动脑筋,就能明白原理,所以,汪广洋能够看明白,也不算奇怪。
不过,章诚还是问了汪广洋一句:“你说,让一个普通民壮看见这杆火铳,是不是也能很快学会怎么操作?”
汪广洋道:“这是自然!应该比没有火绳的火铳难不到哪里去,而且重量小了许多,只是让民壮学会这个也没意义吧,守寨护家,还不如直接操弓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