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吴钩小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满江红3(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黄沙被尘风卷起,在崎岖磕绊的泥土上翻滚。铁骑从他们之间奔驰而过,冲破了本就破败的城门。城头的旌旗被拦腰斩断,在栗阳惨白的光炽下,伶仃飘摇。

可旌旗落下间,如同画卷拉开了帷幕,几百位将士在这片鲜泪纵横的狰狞疆场上,用长枪穿过自己的胸膛,像山一样,鼎立在自己家国的疆土上。他们各个睁大着眼,看向远方,他们在等,等待这片河山再次迎来它真正的主人。

魏子旭浑身被箭矢戈矛贯穿,怀里那记录着将士姓名的厚本子,掉落在地上。萧瑟的风徐徐将它吹开,吹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两个被划掉的名字——“马几丰”

、“魏子旭”

“几丰,你不愿向平辽跪下。我替你,继续站着……”

……

江楚瘫坐在地上,靠着树桩,萧也韫就在他对面瘫坐着,也靠着树桩。他们暂时没什么力气再起来了,他们只有两个人,却希冀用一晚上救走整城百姓。他们能救的太少了,百姓愿意听他们的也太少了。

他们各个留恋故居,留恋他们生活了数十载的土地,他们相信城关守军,相信守了他们无数次的守军。而后他们最终在倒在了平辽铁骑,或是死在奔逃中,或是死在睡梦中。火与哀嚎交织在一起,与继续南下的马蹄一样,渐行渐远。

他们开始南回,一路回到学府。江楚站在学府门前犹豫了很久,并不太想进,怕进了门又会想起什么。

他跟着萧也韫走在清河湖旁,这是他在这学府第一次看见她的地方。那湖里的清荷还没盛开,但至少还在那里,可那枕舟而眠的她,自己再也看不到了。

萧也韫注意到了驻足不前的江楚,轻轻叹了声,上去握住他胳膊,轻轻拽着他继续前行。二人站在学堂外,杨先生照例在里面讲学。他们就站在那,静静听着杨先生讲的东西,可这些东西再也进不去他们的耳了,因为他们听过更真实的,更悲恸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唯一听进去的,是杨先生最后讲的一句话,“这是老夫,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学生们陆陆续续从学堂里出来,看见江楚与也韫,都是先诧异一秒,然后有的是恭敬对也韫道声“萧斋长”

,有的是开春新来的学生,认不得他们,只叹这俩公子样貌当真俊俏。

他们等学生们都走了个干净,才迈进学堂,向杨先生缓缓走去。杨先生低头收拾着他的书本与竹简,是萧也韫的咳嗽声吸引了他。他抬眼望向那二位,怔了一下,然后回过神来好好打量他们。

他这才发现,这两人身上再也没了去年的稚嫩书生气,多了份从尘世带来的炎凉。他当然知道为什么,因为京城的要人的信,已经写到他这里来了。

江楚与也韫本以为,这次见面会是久别重逢的激动与温馨,再夹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可他们都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不欢而散。他们从杨先生那里知道,中央要他们回京接受审理,原因是有人指控高汤县被烧,与他们有关。

他们两个为了城县不顾生死的人,留到最后反而被扣上了罪名。杨先生激动地遍遍告诫他们要学会明哲保身,他说只有命还在,才有可能去做成什么实现什么。

道理都懂,谁都懂。可江楚从高汤县走到鄂州城关,他心里压了不知道多少无法倾泄的苦恼与愤恨,在这个教他们暂时委曲求全明哲保身的老先生头上,找到了宣泄口。

江楚跟杨先生吵了很久,他争执到把自己的衣袖甩歪,外衫脱肩,头发挂在嘴边,还是他自己从嘴里吐出来又沾在嘴边的。萧也韫劝架也劝了很久,一次次拿下江楚想要往地上摔的竹简,一次次拉住江楚想抬起的手。最后是杨先生与萧也韫的咳嗽声叠加在一起,喧闹了整个学堂。江楚这才冷静下来,沉默了很久,对先生恭恭敬敬道了声抱歉。

但杨先生最后对他们说的,是他挥了挥手,转身对着那学堂里的古槐缓,缓飘出来的一句,“你们走吧。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我的学生。”

这一句话不仅让江楚傻了眼,更让萧也韫寒了心。在后者心里,杨先生于他是暗室逢灯,无数次助他破除迷津。可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到头来做了这样的选择。

他们不欢而散了,永远不欢而散了。

萧也韫痴痴望着北方,望了很久,直到南风轻轻撩拨起他的头发,他感觉到了一丝柔暖。

江楚躺在地上合了眼,突然问道:“也韫,你说这世上为什么总有人怀揣理想,却找不到出路。又为什么…这种人偏是你我。”

萧也韫怅然一叹,贴靠着树滑坐下去,“历史于过去被人讲述,于现在被人经历,于将来被人演绎。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我们都一样,在这条道上撞到头破血流……”

江楚自嘲一笑,蓦然吟道:“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可是,你我的南风又在何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