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社会底层人的心酸句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贵人提携(第1页)

张婷婷所在的云裳集团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制装企业。

它原来只是一个有四五台梭织机、二十几名工人,只做来料加工的小服装厂,后来一步步展壮大,成为鹏城服装界的龙头企业。

据传董事长舒凌云当年大学毕业,原本与女朋友一起分配在鹏城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但舒凌云乃是西北岭西乡下的穷小子,而其女朋友则是鹏城本地的城市女。她父母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女朋友虽然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父母的意愿,选择与其分手了。

舒凌云毅然决然辞去国有企业的工作,开始自主创业,克勤克俭、筚路蓝缕,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当然也离不开一帮支持他的同学和朋友。

舒董很有领导才能,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他服装厂展到有一些规模的时候,就到处去挖人才,鼓动自己的同学朋友跳槽到他这里来。

比如集团的副总兼席设计师陈志远,就是被舒凌云从国有服装大厂忽悠过来的,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国企的岗位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

当然陈志远也在云裳集团实现了其个人价值,不然说不定后来他就会成为千万国企下岗大军中的一员。

陈志远是睡在舒凌云上铺的兄弟,舒凌云对其极其信任,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给予他极大的自主权。

有一次陈志远在车间巡视,听见一个女工问另一个女工:“婷婷,今天这个布料缝迹密度是多少啊?”

那个叫婷婷的女工回答:“今天的布料有点厚,每公分控制在四到五针就可以了。”

陈志远就在张婷婷跟前观察了一会儿,见她缝纫技术过硬,缝制动作熟练,织物如行云流水般在其手底流入流出。。。。。。不由点了点头。

第二天张婷婷就被提拔为她们这一班的班长。

年底,陈志远在全厂优秀员工表彰名单里又看到张婷婷的名字,那时她已是负责她们这条操作线的组长。他就叫人力资源部把她的档案拿过来看看。

他看了一下履历,她是岭西锦江人,他也是锦江人,他们算是老乡。她年龄26岁,学历是高中,在当时普遍是初中学历的工厂女工中算是鹤立鸡群,就暗暗记在心里。

次年,厂里组织部分技术骨干到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陈志远在人力资源部报上来的名单里加上张婷婷的名字。

这次培训的人员都是公司近年来从高校招的,表现突出的各业务部的骨干,张婷婷是唯一一个生产一线的工人。

为此,他还专门跟她谈了一次话。

她紧张的不行。实际从她刚被提拔为班长以后,车间里就有传言,说她是陈总的某某亲戚。

有人问她,她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她没那么傻,拉虎皮做大旗这样的好事,别人求还求不来呢。

后来她被提拔为组长,除了她工作努力,表现优秀,想必也跟别人的这种误会有些关系吧。

但却没有人传她和陈总有什么暧昧关系,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认为陈总那样有才华的成功男人会看上她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工,包括她自己。

陈总说:“我推荐你去,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觉得你很努力。我们民营企业不论什么学历资历,但一定要给努力的人机会。现在机会给你了,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自己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自助者天助之,实际那时张婷婷已经在参加服装设计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她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尽管每天工作很辛苦,但现在有了目标,她却不以为苦,每天晚上学习到凌晨一点,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准时起床。节假日更是从来没有出去逛过街,看过风景。

公司推荐她参加培训的时候,她已考完大半课程。

进了高校,她更是如饥似渴,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讲课的教授都是业界的权威,知识渊博,视野开阔。与她原来抱着课本,闭门造车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现在经过教授的讲解,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当然教授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