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夜色(第2页)
刘清荷用完饭,自己收拾起碗筷,半夏见状,当然是要抢着做。
“姑娘啊,你就别做了,不然待会儿刘妈又得说奴婢了。”
刘清荷一直都没把自己当作主子来看待,何况她还有现代的思想,可半夏也说的对,若不让她做事,陈氏和刘妈可又要训她了,所以刘清荷还是停下了手。
“娘在屋里?”
刘清荷打算在洗漱前找一下陈氏,因着近日两人因为与宋府的亲事而关系有些僵,所以刘清荷以为自己还得以服软的姿态去劝劝陈氏。
“嗯,夫人已经睡了。”
“睡了?”
这么早?刘清荷想了想,暗忖是陈氏心里到底还是因她不答应这门亲事而心里不舒坦罢了。
半夏去厨房洗碗去了,刘清荷原想先去洗漱一番,可一想到这门与宋府的亲事,便又取出这信笺看了一眼。
这信上最后的署名确实是宋尹,而且为了郑重其事,竟还按了手印,也就怪不得陈氏将此信拿去宋府,那宋尹会守诺了。
也不知那宋二公子是否已经与他那祖父说了她拒婚的意思。其实就刘清荷以为,宋尹若只是怕伤了名声,那他只好承认这门亲事倒也能让人理解,至于那宋二公子,观其虽仪表堂堂,但性子却有些高冷,这样的人眼界自然也极高,所以由她来回绝婚约岂不是正合他的意,这般综合考量下,便是对双方都是绝佳的选择了。
刘清荷觉得此事的走向应该如她所想的那样,而且只要未来几日她这边还未等到宋府前来提亲,那么这亲事看来是准黄了无疑。
一想到此,刘清荷心里稍定,只又把那信笺放好,她现在也没旁的心思了,就只想做个好大夫,赚些银子,然后能让家里过的好些便可。
刘清荷这厢想的虽好,可谁知天不随人愿。
再说宋辞是把刘清荷来见他的事告诉了祖父宋尹,但却没说明她是来拒婚的。为何宋辞不说,这也全因他见了祖父宋尹后,见他对待刘家的态度似乎并不一般。
“刘时平与我同朝为官,此人医术高明,但性子过于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吴信一案把他也牵连了,他却不知来寻我。其实无论是我们俩的关系,还是看在他曾救我一命的份上,我也是会帮他的,只可惜,他只道自己无错,就算打入死牢也是如此说…”
宋尹对刘时平的死是满满的可惜,所以宋辞见状才没有把刘清荷的拒婚给说出来。
“那刘家姑娘你也见过了,觉得如何?”
宋尹回神后,便看着宋辞笑问道。
“孙儿觉得刘姑娘娴静端方,是个好女子无疑。”
“这么说,你是满意这门亲事了?”
宋尹对宋辞的亲事很看重,其实在京城时,也多有同僚有意将族中闺秀许配给他,可因着一来宋辞次次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二来宋尹也因考虑到朝中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所以也才迟迟没有决定。至于刘清荷,并不是宋尹忘记了这门亲事,而是当刘时平死后,刘家败落,之后迁家岭南后便再没有消息了,而按着女子的岁数,他以为刘清荷应是有了良配,宋尹也才没有提及这门亲事了。所以此时再提及,又见宋辞似并不抗拒甚至还算满意,便也很高兴。
“既是祖父的意思,仲文岂有不从,只是祖父欣赏刘大人不假,可他的女儿,你可知一二?”
宋尹欣赏刘时平的为人,便以为身为其女儿的刘清荷也应该人品不差,所以出于信任,他也没有派人调查过刘清荷,且刚听宋辞回答却似乎很满意的样子,但此时对方语气一转,似乎是话里有话。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祖父,刘家姑娘是位在医馆坐诊的女大夫。”
“什么?”
宋尹停下画笔,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