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到不了的家乡(第2页)
李乐只得让步,打更人听了,也不再狡辩,只说了一句:“如此甚好。”
一路无话。
走了一会,李乐忽然问道:“前辈,咱这是往哪里去啊,不是说去还魂吗?”
“对啊,我们这是去鬼门关的路。”
打更人慢慢踱步,边走边说。
“鬼门关?”
李乐之前倒是听过这个建筑,不过仅限于传说。
传说中,人死后,由无常勾魂,带到鬼门关,交给鬼吏,押送到望乡台回望前尘往事,再经过三生石,明悟前世今生,经十殿阎罗审判,决定下地狱或是去枉死城,或是投胎转世。
“怎么,你没有去过?”
打更人问道。
“不是,我一觉醒来就在客栈里面,去没去过自然不知道了。”
打更人点点头说道:“也对,你是枉死者,冤魂死后是没有记忆的浑浑噩噩就被带过来了,直到头七才会恢复一些记忆。”
几人没走一会,白光尽头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牌楼,高度约有数百米高,几人是从牌楼背面走来,看不见正面,但不出所料,正面应该有个牌匾,上面写的是“鬼门关”
三个字。
不过要去鬼门关,还要出城,李乐望着面前绵亘数万里的城墙,不由心潮澎湃。
这不就是阴间版的『万里长城』吗?
而且高度有数百米,规模也比万里长城大,想必整个阴司都是这样的城墙。
李乐庆幸之前没有脑子一热逃跑,这里三层外三层的城墙就够自己头痛的。
整个阴司被城墙包围,以区别于荒野,另外望乡驿、枉死城、丰都鬼城等也有各自的城墙。
枉死城和望乡驿的城墙李乐已经见识过了,只有数十米高,城门有瓮城,和人间一些古老城池差不多。这阴司外城墙倒是第一次见。
出城要过两道城墙,一道是望乡驿的城墙,另一道是整个阴司的城墙,出了城还要过一条河,才能到鬼门关。
鬼门关也是一座微型城池,不过只有一个大门,而城也只有鬼门关的牌楼,这一座唯一建筑。
几人出城来到牌楼正面,除了确实见到牌楼上的“鬼门关”
三个字,牌楼正面还站着两个巨人。鬼门关的城墙十分低矮,巨人一眼就看见几人。
虽然这些鬼吏已经来过好多次,早已熟门熟路,可两个守门天将仿佛不认识几人,依旧一如既往问道:
“止步,几位来此何干?”
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依照规定,送亡人头七还魂。”
随即出示令牌。
“可以通过。”
低矮的城门缓缓打开,看看看着自动开启的城门,这一次感叹阴司高科技。
众人站在鬼门关前一座白玉台上,鬼吏们走着流程,宣读文书。
“奉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君、北阴酆都玄卿大帝、大愿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罗大王之命,遣亡人李乐魂灵于头七日还阳……”
“李乐,蓉城华阳府人,生辰九月初三、忌日五月十五,推其生卒……”
一个鬼吏照着一大段稿子念诵。
虽然不耐烦,但流程还是要走。封建礼制啊,繁文缛节啊,禁锢人的思想,打击人的积极性,限制人的自由啊,李乐默默背诵历史课本中的评价。
此刻他倒有些喜欢历史课了,没有切身体会,他也不懂这些词语的含义。
“惟有伤的深,才懂爱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