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页)
第11章
两个人脸色瞬间不对,他们真的有什么不法行为,不应该他们这些年可都小心翼翼。
孔颖达上前捡起奏折查看,脸色缓和,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吃牛肉、纳勾栏女子为妾等等。
于志宁接过奏折一看,他的脸色突变苍白如纸,孔颖达并不是寒门不知道这份奏折的凶险,吃牛肉、纳勾栏女子为妾、家奴打伤人等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情,但不能拿到台面上说,摆在台面上就是不法行为还是铁证如山他们无法反驳。
孔颖达看到于志宁不对劲,不对啊!他看奏折没有什么大事。
“仲谧怎么了。”
于志宁闭上眼睛邦邦邦磕头认错,“陛下,我认罪,请皇上责罚。”
孔颖达也察觉不对赶忙跪下磕头认错“皇上,我认罪。”
李世民瞪了二人一眼愤怒的咆哮,“我把太子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教育的,太子走偏你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人把孔颖达和于志宁拖回家闭门思过3月、罚俸3月,同时赔偿被打伤百姓的医药钱”
孔颖达脸色非常难看,太子真的好手段,可这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他不服气。
于志宁起身不等卫士上前,于志宁来到李承乾面前准备跪下,李承乾上前一步接住于志宁。
于志宁躬身愧疚道,“太子殿下,我等有罪没有教好殿下,责任都在我们,请殿下不要责怪陛下。”
长孙无忌瞳孔一缩,于志宁真是不知死活,现在还在火上浇油,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给陛下背锅吗,还是在指责太子没有孝道把自己的过错推给陛下没有教育好。
“于志宁你好大的胆子,明明自己妄为人师违法乱纪,却在这里推卸责任,于志宁是奸臣霍乱朝纲,请陛下赐罪。”
于志宁露出淡淡从容不迫的笑容,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今天必须拼一条路出来,现在只能以死求生,他刚刚准备说话。
李世民摆摆手,卫士眼疾手快把于志宁嘴捂着架出去,在他面前搞这些小动作,真的当他李世民是瞎子吗,魏征都能指着他的鼻子骂,承认错误并不丢人,也不需要有人给他李世民背锅。
“不教而诛说完,继续说朕是如何霍乱天下的。”
李承乾给自己鼓劲,非常感谢舅舅的帮忙,他刚刚真的不知如何回答。
李世民越是平静。
李承乾的心里压力就越大,越想越委屈眼睛都有些红,声音有些哽咽“纵容魏王,偏爱魏王,僭越礼制,让魏王产生了夺嫡之心,导致太子之位不稳,太子之位不稳则大唐根基不稳,大唐根基不稳则天下不稳,陛下杨勇、息王的血还没干。”
武将听完眼睛都瞪大了,这是他们能够听的,这是要干什么,现在能不能请病假这个瓜一点也不好吃太吓人了。
一股尿骚味,有文官被吓尿了,太子这是直接挑明了和魏王的争斗,既然挑明那就要站队,李承乾提起杨勇、息王李建成的血还没干,就直接表明他上位可不会给对方好果子吃,现在站队是在赌一家老小命,谁不怕再出一个隋炀帝杨广。
李世民虎目圆瞪看向李泰。
“扑通”
李泰吓得直接跪下汗流雨下开始哭诉。
“父皇,儿臣没有夺嫡之心更不会加害太子。”
李承乾露出非常尴尬的苦笑“这些年,你背地里干的事情,需要我一件一件的说吗。”
李泰咬紧牙关不承认,“太子,你有证据就拿出来。”
李承乾深深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只提一点皇上赐你开设文学馆,你为何接受,你知不知道这是僭越礼制,作为臣子既然没有夺嫡之心,是不是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皇帝和太子产生猜疑导致国家动荡,你不仅不阻止还洋洋得意接受,你说你没有夺嫡之心,你觉得你的话能让天下人信服吗?”
李泰非常愤怒压低自己的情绪,然后可怜的看着李世民,这件事虽然有他的怂恿可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允许。
李世民收回眼神一点也不在乎李承乾的感受,“给李泰开设文学馆,是为了让他更好的为天下百姓著书立说。”
李承乾直接顶回去“陛下,我作为太子大唐继承人,文学馆是不是应该属于皇上和太子双重管理。”
李世民平地一声吼眼睛和眉毛都挤在一起愤怒一声狮吼。
“你要夺权吗?”
下面的文武百官战战兢兢,这是不是太刺激了,太子要分权,他们的小心脏快受不了,现在能不能请假,他们想静静。
李承乾顶住压力义正言辞,“不,这不是在分权,我作为储君在继位之前应该对大唐所有事物了如指掌,不然如何接手这庞大的帝国。”
李世民直接驳回,“这不成立,皇帝之权必须高于太子之权,皇帝和太子权力重合将主次不分天下动荡。”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皇上把文学馆归于吏部管辖。”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还以为你小子有胆子分权,没想到绕了一圈是为了把文学馆踢出魏王府。
文学馆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必须扔掉,李泰擦鼻涕和泪跪在地上渴求。
“太子哥哥,说的有道理,儿臣确实僭越了,恳请皇上把文学馆归于吏部。”
魏征同时上前一步也说道,“太子说的有道理,把文学馆设在魏王府确实不合适对魏王和太子都不好。”
李世民无视李承乾“这件事朕在考虑、考虑,还有什么一块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