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玉灵神是谁的化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议事(第2页)

倒是张三省神色不变。

“住嘴!你我父子二人都是为皇上尽忠!”

“但高部堂说的也对,老夫这个内阁辅做的实在是惭愧的很。”

听着如此片汤的话,青纱帐中的长庆帝李广面露不悦之色。

“知道你父子二人劳苦功高,别再说些有的没的了,不是让你们在朕这里吵架的。”

高功正欲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薛贵拦下。

感觉时机恰当,便决定引入正题。

“启奏皇上!,为了改善国库的窘境,吴王殿下前些日子为老臣提了个醒。”

听着薛贵的话李灵宝面露疑色。

却见薛贵依旧自顾自的说着。

“老臣多日思来想去,深感此道甚妙,如若可行,必能为户部减少损失!”

青纱帐中的李广并未接话,反倒是李灵安轻咳一声,“薛阁老所谓的减少损失,为何意?”

薛贵笑道:“回太子殿下,此法,既是妙策,也是仁政,老臣将此法,称之为‘摊丁入亩’,只要如此推行,以往之策亦可如常。”

“但曾经的士绅不纳粮便可彻底沦为空谈!”

在场之人具被此话震惊。

李灵玉深知,前世此法也曾推行,但引起了全国的士绅反抗。

哭庙、鼓动佃户们暴动,各种招数层出不穷。

李梦的成功不只是因为李灵宝的优柔寡断,更多的也是因为这一国策的施行。

林国建立以来,士绅们丈地缩绳、暗寄、隐田、匿户一桩桩一件件的手段,将税都送到普通人的头上。

有人少交一分,便有人多交一分。

更何况新开荒的土地呢?

而普通人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只能选择投靠其中成为佃户。

久而久之,税收越来越少,直至现在的入不敷出。

少的银子去哪了?

自然是进了有功名之人的兜里。

“这田税乃我大林税收之主,可随着功名之人越来越多,税收便逐渐缩水。”

“根据各地呈报上来的文献来看,新开垦的荒地甚至还不如功名之人所购买的田地多。”

“元正朝,元正三年时,太祖爷深感连年的战争致使民生凋敝,缘由是因为贪官污吏,所以大量削减了官员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