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绿林迷传纪录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回 刘尚逞威猎猛虎 道成入洞见遗僧(第2页)

刘尚等听了,大喜,依法炮制,先是众人里三层外三层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再派一些老猎手前去追赶,这些猞猁先是又窜又跳,有不少猎手和义军被猞猁抓伤,个个惊叫不已,过了几个时辰,果然跑不动了,被众猎户一个个捕捉。碧云等仔细一瞧,见这东西像猫,但比猫大,尾巴短,耳尖有两撮长毛,两颊毛也长,全身淡黄色,一摸那皮毛,又厚又软。张猎户道:“这皮毛可是官府人家太太眼中的珍品。正好山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孙盟主,今日托盟主的福,山神显灵,送来这猞猁皮,给两位夫人做件披风和围脖,是再好不过了。”

碧云、小红等大喜,见天色已黑,忙令收兵回村。

当夜,刘尚在大皂村大摆宴席,请众乡邻来吃虎肉。一时这多年清静的山村又闹腾起来。酒宴上来,王柱成的爷爷被刘尚请坐了席,这爷爷道:“老夫也还记得,十年前,也是刘尚这后生,用扁担打死一只大虎,请大家在他的槐花皂吃虎肉宴。没成想到了今天,又吃上了刘后生的虎肉宴。我就晓得,这刘后生功夫非凡,智勇过人,必不会久居人下,如今果然如此,已是数万兵马之,威镇三府的大元帅了。我黄龙山出此大人物,岂不是我众乡民之福!”

刘尚听了,忙拱手道:“老爷爷谬奖了!刘尚乃一猎人而已,只为爱打抱不平,被孙盟主赏识,才敢作敢为,替天下人打抱不平。”

这老爷爷就又对碧云道:“我等也久闻盟主大名,真见其容貌,岂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下凡么!”

碧云笑道:“我一个弱女子,岂敢比仙家圣人!只是朝政黑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不得已举起义旗,讨伐鞑子,还我百姓安宁和公道。也是那寨主头领看得起我这女子,让我来当这个头。”

众人听了,一个个齐来敬酒道贺。碧云只得一一回敬了,当夜尽欢而散。

次日一早,也是天未亮就出,再往深山狩猎。因孙碧云昨夜喝酒过量,一时未醒,刘尚也不叫醒她,留下徐小红在家相陪。

孙碧云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杆,知道刘尚的猎队早已是出村了,跌脚不已,直骂自己贪酒误事,见了小红,道:“你怎么也没有去?”

小红嗔道:“你还问哩,刘大哥逼我守着姐,害得我也去不成了。”

碧云笑道:“是刘尚派的事,你还埋怨我!我等好不容易出山,也不要闲着,也出去走走,听刘尚说的他住的地方是槐花皂,不如去看一看。”

小红一听,拍手叫好,就请来柱成的婆娘带路,往槐花皂而来。

这柱成的婆娘也是兴奋,一路闲聊着刘尚在这里的奇闻趣事,不觉就到了槐花皂,碧云、小红见了,不觉叹息道:“好一处世外桃源!”

见皂中是一层迭的水田,水田中的荒草已长了一人多高,只有一洼水塘,水清见底,皂中一栋木造小屋,屋顶覆盖杉木皮,一层一层像鱼鳞一般。屋前两棵大槐树,枝繁叶茂,树冠足有数余丈阔。到了门前,大门上还挂着一把铜锁,已是锈迹斑斑。柱成的婆娘道:“没有想这么多年了,这屋子还没有塌呢。”

碧云一见,想当年这合家充满生机的小屋,现在是人去楼空,一时心思上来,想要是自己不强行逼刘尚上山,他同梅秀妹子在这世外桃源,与世无争之地,守着妻儿老少,一家人过着安安静静,无忧无虑的日子,是何等逍遥自在!不由一丝丝歉意涌上心头。徐小红见她若有所思,久久没有说话,问道:“姐在想什么?”

孙碧云只是叹息。

且说刘道成一队人马来到红桥寨,只见原来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大寨,已是人去寨空,面目全非。昔日聚义厅杂草丛生,屋顶上的瓦片已经掉落,所剩无几,梁木光秃秃地架在两墙之上,原大哥欧明的住处只剩下一个床架,自己与王六的住处,一张自制的樟木床倒是完好无损,其他东西已荡然无存,一片凄凉,刘道成不禁旧情盟生,想原四兄弟在一起时,是何等快活自在,现在却各奔东西,大哥现在在衡州难以相见,三弟身在武冈做了同知,也难相会,剩下的四弟刘尚也是有妻妾之人,相处有诸多不便。那天唐林从东落寨回来,与他谈起东落寨之事,王兴、夏全明不随大流,只愿留守山寨过那逍遥自在的日子,听了夏全明所讲的那些话,说明夏全明已悟出处世之道,就连路府总管的位子也无动于衷,不是高人是什么!不免感叹不已,要在床上坐下,哪知这床看似坚固,其实早已腐朽,被他一坐,咔嚓一声散了架,唬了一大跳。一旁的成芳见了,不禁掩嘴而笑,道:“大哥触景生情,这床散了架子不要紧,可不要把你这身老骨头散架子了。”

道成只是苦笑,道:“你等先去埋锅造饭,我去几处屋子,收拾收拾,晚上住在此处罢。”

成芳道:“这些破烂房子,还能住人么,不如到我羊角寨去罢。”

道成道:“你要去,就同朱兄弟去罢,我只在此住了,只是明日一早就要出的,不要误了事。”

成芳一听,只得罢了,忙去安排做饭,不题。

次日天刚亮,刘道成和朱彪、成芳、屈云商量,第一天先去晚娘村,第二天去白竹村,第三天到越境湘乡的黄龙山,与碧云刘尚会合。于是当天就去了晚娘村,猎了一日,晚上回到红桥寨一清点,收获不少,射杀有大小野猪十几头,足有几千斤肉。还有不少獐、麂、野狗及野猫等,众人欢喜。第二天一清早,又向白竹山出。

白竹山一带,全是丘陵地带,只见原来的农田,全都长了荒草,当地人为躲避匪扰兵乱,都搬往他乡,剩下的野兽倒是不少。刘道成率众到了湘乡交界处,已是正午,正要找个地方歇息造饭,却听义军报称现一个山洞,道成忙前去察看,只见这石洞古怪,在一座石山的半腰间,只有一条通向洞前的羊肠小道,路口拉了一道防野兽进洞的木栅栏,洞前有一块开阔地,左右的两颗大枫树,有数抱围,洞前有一个用杉木皮盖顶的小木棚,建造小巧得体,不但可以避风挡雨,还可以观望四周山景。下面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上面大约二十余丈就是山顶,山顶上全是巨石,两旁长着成片的古松,石洞对面山上,长满梓树、株树、枫树、松树、杉树、柞树。有些树,树叶茂密,有些树枝干光秃秃的。

刘道成见状,想能住进此洞的,必是高人,忙令人打起火把,进入洞中,见洞内不大,洞中上方石墙跟赫然坐化一具僵尸,众人一看,吓得毛骨悚然。刘道成也是一愣,上前一细看,按这姿态,应是一位修行的僧人,坐化而终的。不禁忙拱手作揖道:“不知是哪位高僧,道成冒然入内,打扰师傅了,还请恕罪!”

又看到洞壁上挂着一个布袋和一口长剑,便上前取下,细细打量,见布袋中有一本写过的心得和一封书信,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留给徒弟牧云的。刘道成不敢细看,忙放进布袋中,取下长剑,抽鞘一看,寒光闪闪,阴气袭人,剑柄上刻有“灵惠”

二字。刘道成感觉灵惠这个名字有些熟,细细想来,好像是听四弟刘尚提起过,难道与四弟有关?便忙吩咐两个喽啰,守了这洞,不许任何人进来,一面派人往黄龙山大皂村送信,告知此事。

第二天一早,刘道成带着猎队来到湘乡境内一个叫万山岭的深山中,见这山中野猪成群,刘道成大喜,令成芳、朱彪各带一队,分别从四个方向合围,见了野猪乱窜,一时火铳手派上了用场,枪声不止。

谁知刘尚也正在黄龙山深处围猎,听到从前山传来一阵火铳声,问张猎户道:“前面是什么山?怎么有火铳声?”

张猎户道:“听声音像是从万山岭传来的,那万山岭是野猪出没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有猎队到那山里狩猎来了。”

刘尚一愣,道:“不是别人,一定是道成兄弟也到了此山了。”

兴阳道:“既然那里有众多野猪出没,我等为何不去打?”

张猎户道:“路途遥远,从这里到万山岭,要走二十多里的路。”

兴阳道:“哪能呢,这里连火铳声都听得清楚,如何有这么远?”

张猎户笑道:“这里深山老林,沟壑纵横,莫说声音,就是你能看得见对面山上的人,要找到他,也得要走上半天。这叫做看着不远,累死神仙。”

兴阳一听,只是摇头。看看天晚,收获也不少,只得打道回村。

刘尚等回到村里,已是点灯时分,就见碧云带一义军过来,报知刘道成在山洞见了疑是灵惠僧人的事。刘尚一听,大惊,细细一问,不觉涕泪交流,对碧云道:“我得去红桥寨。”

碧去一惊,忙问何由,刘尚悲痛不已,道:“刘道成看见我那恩师了,不想师父早已在山洞中坐化归天了!”

碧去一听,也是悲伤,道:“如此大事,我同你一道去罢。”

忙吩咐了兴阳几句,夫妻双双慌忙奔红桥寨而来。

这正是:

痛别恩师数十年,念念未报寸心恩,

不想今日相见时,已是阴阳两重天。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