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页)
「而且這靴子穿起來確實舒服暖和,大小也正合適,可見四妹妹的用心。」
看著四妹妹錦凰更加不好意思了,青璃順勢又挨個提了提五兄弟的回禮。
「三哥和四位弟弟的禮物我也很喜歡,昨晚就吩咐墨竹都拿出來擺在小書房方便我時時把玩。都是你們親手所做,我必定珍惜萬分!」
五兄弟見青璃準確說出自己所贈何物,還如此珍視,自然也熨帖萬分,郁香廳里一時其樂融融。
顏珠聽見三姐姐只說「扇子」而不是「摺扇」,也鬆了口氣,摺扇多是男子所用,如果眾人知道必定好奇詢問。
顏珠是遏必隆侍妾所生,在家裡一貫不敢與法喀和阿靈阿相爭,行事處處小心謹慎。
顏珠對上三姐姐眼帶笑意的眸子,也調皮地比了個抱拳的手勢。
今日的一頓晚膳可謂是濟濟一堂、盡歡而散。不負「團圓飯」的名頭了。
飯後,眾人恭迎青璃離開,舒舒覺羅氏看著小女兒越走越遠、逐漸模糊的身影,心裡突然空落落的,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蒼茫寂寥之意。
舒舒覺羅氏頭一次沒去關注老對頭巴雅拉氏是何時離開的,等法喀扶著她送她回東二院後打算離去時,舒舒覺羅氏突然反手緊攥著法喀的右手,法喀的指骨竟都隱隱生痛。
法喀看著一路上一言不發,不太對勁的額娘,也不敢掙扎,只好放柔了聲音,輕聲問道:「額娘,您還有什麼要吩咐兒子的嗎?」
舒舒覺羅氏的聲音輕不可聞卻又堅定不移:「法喀,額娘就只剩下你了,你可得好好爭氣!」
舒舒覺羅氏的心臟上似乎壓了塊厚重的青花石,青璃昨日看向她的淡漠眼神,和今日晚膳時對她的一視同仁,不斷在她的腦海中交替出現,舒舒覺羅氏模糊地意識到,她好像只剩下法喀一個孩子了。
錦鳶去世了,青璃……青璃也徹底厭煩自己了。
法喀從小到大聽舒舒覺羅氏說過無數次的「額娘只你一個兒子,你要好好爭氣」,只以為今日也是老生常談,連連點頭後就離開了。
-
康熙十七年就這樣過去了,轉眼就到了康熙十八年三月初三。
根據墨竹回報的消息,青璃知道舒舒覺羅氏這段時間格外安靜,不去跟巴雅拉氏爭搶年節的安排,待在東二院基本不出門。
除夕和正月的幾場家宴,青璃跟舒舒覺羅氏打過照面,她每次都安安靜靜的不發一言,往日的浮躁跋扈仿佛全都洗去,整個人徹底地沉寂了下去。
青璃初初見著這樣的額娘,自然也有不忍,卻沒有前去探望她、也沒有出言關心過。
如今這樣,對自己和她,都好。
青璃這兩個多月以來,除了跟康熙帝每日通信外,每隔半月也會以祈福的名義去一趟京中的青山寺,此舉自然是為了跟康熙帝偷偷見一面。
除此之外,青璃跟四妹妹錦凰也逐漸熟悉起來。
錦凰是個愛笑又愛害羞的女孩子,也沒什麼壞心眼兒。青璃還挺喜歡她的。
以前在家中,因為舒舒覺羅氏和巴雅拉氏斗得不可開交,青璃跟錦凰自然只能保持距離。除此之外,還有青璃幼時童稚的小心思在裡頭。
青璃有姐姐陪伴自然不寂寞,可小錦凰卻對此羨慕不已。青璃好幾次都發現小錦凰躲在一邊偷偷看自己和姐姐,青璃心中得意她的艷羨,面上卻只做不知。
說來好笑,青璃幼時雖有上輩子的記憶,卻也跟稚子一般,幼稚頑皮。
遏必隆有四女,大格格錦鸞,二格格錦鳶,三格格青璃,四格格錦凰。
青璃跟法喀龍鳳雙生,遏必隆最喜歡三女兒,自然也給三女兒取了個不一樣的好名字。四女兒是嫡女,就是鳳凰,大女兒、二女兒卻只得了個次一等的鳥類名稱。
在小青璃心中,姐姐是最好的,姐姐才是鳳凰。為此小青璃耿耿於懷,對小錦凰的數次示好視而不見。
青璃想到這裡,被小時候的自己給逗樂,打算等今天四妹妹來了,再送給她一些好看的飾。給曾經想要靠近小青璃的小錦凰道歉。
錦凰今日來的格外早,青璃剛用完早膳就看見她帶著一群奴才捧著衣衫配飾,快步走了進來,陣陣香風也飄進內間。
不等青璃發問,錦凰就跟墨竹一起一左一右地架著青璃坐到梳妝鏡前。
直到穿上繁複精美的廣袖漢裙,梳好雲鬢巍巍的望仙髻,被錦凰和丫頭們擁著走到正廳外時,青璃才反應過來——這是要行及笄禮了。
給青璃當正賓的是鈕祜祿氏旁支的一位姑奶奶,這位姑奶奶嫁去了富察家,如今已有七十高齡,跟夫君一直琴瑟和鳴,家中只有嫡出的四子兩女,無妾室庶子。
這位姑奶奶一邊念著祝詞表示對青璃的期盼和祝願:「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一邊拿出發笄:一支羊脂白玉的玉簪,溫柔地為青璃戴上。
青璃側過頭來方便她動作,眼含期待地悄悄打量,直到看見長廊邊負手而立的康熙帝,才露出甜美喜悅的笑顏。
女子十五周歲行及笄禮,意味家中女兒已長成,可以談婚論嫁。
滿人一向不怎麼在意這些繁複的禮節,鈕祜祿家也從未辦過及笄禮,青璃自然明白這是康熙帝給自己的驚喜。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