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1页)
林峥也在一旁附和道:「王爷说的对,倘若卓大人不愿,臣也可前往。」
林峥这句话纯属多馀,他如今是李晟身边的红人,李晟怎会让他前去。
李晟细细品味了一番李琛的话,道:「两位爱卿说的有道,卓祁,朕命你明日一早即刻启程,你可有异议?」
「臣,并无异议。」卓祁闭了闭眸子,自己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如若他不去,那方才所说的一切以及自己的担保将付之东流,李琛将他的退路全部堵死,逼得他不得不去。
李晟点了点头:「无事退朝。」
早朝结束,群臣纷纷散去,只有卓祁一人还留在原地,他不信李晟没有把柄就贸然派他去北疆,事实证明,他想的是对的。
「大人,陛下请您去养心殿,说是有事要与您商议。」侍卫握着长刀的刀柄,那架势仿若卓祁若不去,就要拔刀相逼。
「好,知道了。」
卓祁神色平静,跟在侍卫的身後,不一会便到达了养心殿。
「臣参见陛下。」
李晟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抬了抬手,侍卫得到命令,拿着一个锦盒来到卓祁身边:「大人,请吧。」
锦盒里是一枚药丸,卓祁看了两眼,毫不犹豫地当着李晟的面吃了下去,李晟这才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知安,不是朕不信你,北疆是大景的重要领土,不得有半分马虎。」
「朕给你的是无影丹,这药效你应该是知道的,三月之内,必须归京。」
「是,臣告退。」
无影丹,乃是大景的禁药,如若不及时服用解药便会毒发身亡,而这解药所需的药材极为难寻,李晟竟用这种方法来约束卓祁。
此事一经确定,群臣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欢喜有人愁,卓祁离开朝堂的这段时日,权力将要尽数交给林峥。
有些看不惯林峥的大臣自然是不愿意,写摺子抗议都要写出火来,短短一个下午,摺子便堆满了案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晟不愿违背自己的决定,命苏公公将这些摺子一把火烧了。
而卓祁简单收拾了一番,又将那件雪貂披风带上,在次日一早便出发了。
离开时他仔细算了下时日,留在侯府几枚药丸,特意告诉吴管家,倘若有个脸上有疤的男子来侯府,就给他一枚,倘若问起他的去处,也可如实告知。
至於朝堂之事,他也提前和高恭说好了,若有异动随时联系,直到此时他才真正明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北疆。
陆淮经过这几日的修养,觉得自己又行了,精神饱满。
望着夏军所在的方向,他心中有了初步的计划。这一个月来,陆家军对夏军穷追不舍,夏军损失惨重,双方如今都处在修身养息的阶段。
陆淮可不是个能安分守己的主儿,粮食不够?这不,现成的机会就在眼前。
又过了几日,陆淮派出的探子终於摸清了夏军粮草存放的地点。令人意外的是,夏军竟将他们的营地全部用杂草围了起来。
陆淮微微眯起双眸,心中了然,这也没什麽可意外的,这麽多年作战他们向来谨慎如此,往昔不缺粮食,自然没往这方面想,如今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敬辞,咱们这样能行吗?」莫忱问他。
「别废话,听我的定然行。」陆淮一巴掌拍在莫忱的脑袋上,他们在耐心等待着起火的时机。
陆淮给他想出的法子取名叫「出其不意」,老掉牙的法子,就是点燃杂草,趁人荒马乱之际去偷粮食,此法子看着不靠谱,但却特别实用。
果然,当火势一起,夏军皆手忙脚乱地忙着扑火,粮食轻而易举地便落到了陆家军手中。
以至於之後的几次,夏军有样学样地想去找陆家军的粮食,但陆淮早有预料,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作者有话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48章
在通往北疆的路上。
卓祁一马当先走在前方,他的身後是一辆接一辆的马车,自他们离开京城,已然过去了三日。
这三日里,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赶路,无论是侍卫还是马匹,都已疲惫至极。
「大人,要不咱休息一下吧。」一名侍卫使劲拉着那匹不肯再前行的马儿,高声叫住卓祁。
卓祁闻声掉转马头,只见跟在後面的马儿有的已经原地趴了下去,任凭侍卫如何驱赶,都坚决不肯再挪动两步。
卓祁微微撇了眼头顶的太阳,又转头看了看路旁的石碑,心中了然,是自己太过急切,短短三日竟走出了将近五日的路程。
「原地休息片刻,然後继续赶路。这条道上有许多驿站,天黑时再找地方好好休息一晚。」
侍卫赶忙抱拳道:「是。」随後转过身去,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原地休息,原地休息。」
「真的吗?太好了!」
「累死我了,终於……」
身後陆陆续续传来各种如释重负的声音,卓祁无奈地笑了笑,翻身下马,走到一处浓荫蔽日的树荫下,缓缓坐下,拿起水囊喝起水来。
此时,天空中有一群大雁飞过,时不时发出声声嘹唳的鸣叫。